由跋
(《别录》)
【异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
【植物形态】由跋
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具疣状突起。茎直立,不分枝,生叶2片。掌状复叶,叶柄长约15厘米,小叶3片,阔卵圆形,长12~20厘米,宽8~9厘米,先端短尾尖,基部楔形,边缘波状,叶面绿色,质软,有光泽,叶脉羽状,分布较密。2叶间抽出花轴,顶端着生肉穗花序,花单性,佛焰苞上部卷曲,稍呈盔状,表面暗黄绿色,里面带紫色。浆果红色,倒卵形。花期夏季。
生长于山区林下阴湿处。分布四川、湖南、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陕西等地。
【采集】夏季采挖,去掉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
【性味】辛苦,温,有毒。
①《品汇精要》:"味辛,性平,有毒。"
②《纲目》:"辛苦,温,有毒。"
【功用主治】《别录》:"主毒肿结热。"
【用法与用量】外用:醋磨涂敷。
由跋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由跋 (《别录》) 【异名】小南星(《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由跋的块茎。 【植物形态】由跋 多年生草本,高约80厘米。地下块茎具疣状突起。茎直立,不分枝,生叶2片。...
相关推荐
-
油胡桃
油胡桃 (《纲目》) 【来源】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种仁返油而变成黑色者。植物形态详"胡桃仁"条。 【性味】《纲目》:"辛,...
-
油桐-罂子桐
罂子桐 【释名】 虎子桐、荏桐、油桐。 【气味】 (桐汩)甘、微辛、寒、有大毒。 【主治】 1、痈肿初起。用桐油灯,放...
-
油桐叶
油桐叶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桐子树叶(《草木便方》)。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嫩叶。植物形态详"油桐子"条。...
-
樱桃叶
樱桃叶 (《唐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樱桃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樱桃"条。 【性味】甘苦,温。 ①《纲目》:"甘,平,...
-
乌药子
乌药子 (《分类本草》)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果实。植物形态详"乌药"条。 【功用主治】《斗门方》:"治阴毒伤寒,乌...
-
伏龙肝
伏龙肝 (《雷公炮炙论》) 【异名】灶中黄土(《金匮要略》),釜下土(《肘后方》),釜月下土(《补缺肘后方》),灶心土(《纲...
-
黄花地桃花
黄花地桃花 (《中医方药学》) 【异名】黄花虱麻头(《中医方药学》),框头婆、密马专(《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为...
-
地精草
地精草 (《滇南本草》) 【异名】筋骨菜(《峨嵋药植》),单背叶、青姑草、金缠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抽筋草、被单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油胡桃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