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野苋菜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野苋菜 (《滇南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的全草及种子。 【植物形态】凹头苋 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斜上,基部分枝,微具条棱,无毛,淡绿色至暗紫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

野苋菜
(《滇南本草》)

【来源】为苋科植物凹头苋的全草及种子。

【植物形态】凹头苋
一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茎斜上,基部分枝,微具条棱,无毛,淡绿色至暗紫色。叶片卵形或菱状卵形,长1.5~4.5厘米,宽1~3厘米,顶端钝圆而有凹缺,基部阔楔形,全缘;叶柄长1~3.5厘米。花簇生叶腋,后期形成顶生穗状花序;苞片干膜质,矩圆形;花被片3,细长圆形,先端钝而有微尖,向内曲;雄蕊3;柱头3或2,线形。胞果球形或宽卵圆形,略扁,近平滑或略具皱纹,不开裂。花期6~7月。
生于田野、路旁、村边。分布我国南北各地。

本种与野苋极相似,但本种的果实不开裂,而该种的果实通常环状横裂。

【采集】夏、秋采收全草或根,鲜用或晒干;秋季果熟时采收种子。

【性味】甘,凉。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咸。"

②《福建中草药》:"甘,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痢疾,目赤,乳痈,痔疮。

①苏轼《物类相感志》:"蜂叮痛,以野苋菜捣敷之。"

②《滇南本草》:"白者去肺中痰结,赤者破肠胃中血积。赤白同用,打肚腹毛发之积,消虫积,杀寸白虫,下气。洗皮肤瘙痒、皮肤游走之风。"

③《中国药植图鉴》:"缓和止痛、收敛、利尿、解热;种子能利尿、明目。"

④《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4两。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痢疾:鲜野苋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②治肝热目赤:野苋种子一两,水煎服。

③治乳痈:鲜野苋根一至二两,鸭蛋一个,水煎服;另用鲜野苋叶和冷饭捣烂外敷。

④治痔疮肿痛:鲜野苋根一至二两,猪大肠一段,水煎,饭前服。

⑤治蛇头疔:鲜野苋叶和食盐捣烂敷患处。

⑥治毒蛇咬伤:鲜野苋全草一至二两,捣烂绞汁服;或鲜全草一两,杨梅鲜树皮三钱,水煎调泻盐三钱服。(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甲状腺肿大
取鲜野苋菜根、茎2两,猪肉2两(或用冰糖5钱),水煎,分两次饭后服。轻者1周,重者3周即可见效。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野猪蹄

      野猪蹄 (《医林纂要》)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蹄,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用主治】①《医林纂要》:"祛风治痹。...

    • 野猪外肾

      野猪外肾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睾丸。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用主治】外肾和皮烧作灰,存性...

    • 叶上珠

      叶上珠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阴证药、大部参(《植物名实图考》),叶上花(《峨嵋药植》),叶上果(《中国药植图...

    • 野猪脂

      野猪脂 (《食疗本草》) 【异名】野猪膏(孟诜)。 【来源】为猪科动物野猪的脂肪。动物形态详"野猪肉"条。 【功用主治】①...

    • 小接筋草

      小接筋草 (《陕西中草药》) 【异名】龙胡子、岩石松(《文山中草药》),小杉兰(《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卷...

    • 钓杆柴

      钓杆柴 (《贵州草药》) 【异名】钓鱼竿。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绣线梅的根。 【植物形态】中华锈线梅 灌木,高达2米...

    • 豆腐浆

      豆腐浆 (《纲目拾遗》) 【异名】豆浆(《秘方集验》)。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制成的浆汁。 【制法】参见"豆腐"条。...

    • 倒吊蜡烛

      倒吊蜡烛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野猪蹄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