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黄皮
(《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的叶及根。
【植物形态】齿叶黄皮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约8米,全株有香气,以叶为甚。树皮灰褐色,有灰白色斑块,嫩枝有斑点。单数羽状复叶聚生枝顶,长15~40厘米;小叶5~15,卵形、卵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5~9厘米,宽2.5~4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或尾状尖而钝头,基部钝斜或为阔楔形至楔形,两侧略不对称,边缉有明显的圆锯齿,稀为细小而不大明显;叶柄带红色,长约0.5厘米。聚伞圆锥花序腋生;花淡黄色;萼片4,稀为5,广卵形;花瓣4~5,长圆形;雄蕊8,稀为10;子房近圆球形,花柱比子房短,柱头与花柱等宽,略成4棱。果近圆形,比豌豆略大,紫黑色或暗紫色;每果有种子1~4粒。花期夏季。果期秋季。
生于石灰岩山坡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广西、广东、云南、贵州、湖南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根皮含欧芹属素乙、齿叶黄皮亭、去甲齿叶黄皮亭。
【药理作用】欧芹属素乙与佛手柑内酯同为呋喃香豆精类,皆属"光活性"物质,毒性较佛手柑内酯为大,而较花椒毒素为小。慢性毒性有胃肠刺激,脾及肾上腺的出血,肝的混浊肿胀,脂肪变性及坏死。大鼠服欧芹寓素乙后,出现于大便中,而皮肤中则无,故有人认为它治疗白癜风的效果不及花椒毒素(可至皮肤中)。
【性味】《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苦微辛,凉。"
【功用主治】疏风理气,除湿和瘀。治感冒,麻疹,哮喘,胃痛,风湿,水肿,扭挫伤折脱臼。
①《广西药植名录》:"治麻疹,骨断,脱臼。"
②《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解表祛风,化气止痛,除湿消肿。治感冒高热,疟疾,水肿,胃痛,骨折,扭伤,关节炎,湿痒。"
③《贵州药植名录》:"治哮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高热:山黄皮、桑枝、香精、淡竹叶,水煎服。(《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②治全身水肿:山黄皮、老松皮、麦秆、紫苏梗、蝉蜕,煎水外洗;并内服萝卜子二次,每次三钱。(《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野黄皮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野黄皮 (《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接骨木(《广西药植名录》),山黄皮、假黄皮(《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山茴香(《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齿叶黄皮的叶及根。 【植物...
相关推荐
-
野大豆藤
野大豆藤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捞豆的茎、叶及根。 【植物形态】捞豆(《救荒本草》),又名:野毛...
-
野巴子
野巴子 (《云南中草药》) 【异名】崩疮药(《广西药植名录》),狗尾巴香、香芝麻蒿、皱叶香薷(《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
-
野丹参
野丹参 (《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单叶血盆草的根。植物形态详"单叶血盆草"条。 【功用主治】宽胸补气,...
-
野扁豆
野扁豆 (《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豆科植物毛野扁豆的全草或种子。 【植物形态】毛野扁豆 多年生攀援草本,全体绿色...
-
鹗骨
鹗骨 (《纲目》) 【来源】为鹰科动物鹗的骨胳。 【动物形态】鹗(《纲目》),又名:睢鸠(《诗经》),王睢(《尔雅》),沸波...
-
犀牛皮
犀牛皮 (《纲目拾遗》) 【来源】为犀科动物印度犀等的皮。动物形态详"犀角"条。 【炮制】将原药洗净,烘熟切片,晒干。...
-
三钻风
三钻风 (《陕西中草药》) 【别名】山胡椒、升子树叶(《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三丫乌药的树皮。 【植物形态...
-
黑塔子叶
黑塔子叶 (《重庆草药》) 【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植物形态详黑塔子根条。 【功用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野大豆藤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