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豇豆
(《贵州草药》)
【异名】岩泽兰(《贵州草药》)。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
【植物形态】肉叶吊石苣苔
附生灌木。茎匍匐,随处生根,有分枝。叶3枚转生;具短柄;叶片卵状椭圆形,厚革质,长2.5~6厘米,宽1~2.2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阔楔形,边缘有极疏的浅齿,下面有红斑。聚伞花序,具长花序柄;花疏散;苞片倒披针形,革质;萼筒短,钟形,5裂,裂片狭披针形;花冠管状,紫色,中部以上膨胀,先端2唇形,裂片先端圆。蒴果线形,长7~10厘米,成熟时2瓣裂。种子细小,褐色。
生于阴湿岩上。
【采集】全年可采。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绿脓杆菌和伤寒杆菌都有一定抑菌作用。
【性味】《贵州草药》:"辛微甘,平。"
【功用主治】祛风止咳,健脾消积。治感冒,慢性气管炎,钩端螺旋体病,劳伤吐血,小儿疳积。
《贵州草药》:"驱风,止咳,生肌,止血,补虚,软坚。"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3~1两;或浸酒服。外用:研末炒敷或煎水洗。
【选方】①治感冒风寒发热:岩豇豆一两。煎水服。若产后腹痛,用酒炖服。
②治咳喘或风寒咳:岩豇豆一两。煎水服。若肾虚弱则炖肉吃;劳伤则泡酒服。
③治小儿疳积:岩豇豆、小夜关门各三钱,鸭公头叶一钱,瓷瓦灰三分。调水蒸猪肝吃。
④治九子疡(瘰疬):岩豇豆一两,天南星五钱。研末,用甜酒糟炒后敷患处。
⑤治枪伤:岩豇豆研末敷伤口;或煮水洗枪伤,能促进子弹的排除。
⑥治劳伤吐血:岩豇豆一两。泡酒服。(选方出《贵州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鲜品3两洗净切碎,水煎2次,过滤,将滤液浓缩成60毫升,2次分服;或按每人每天剂量的生药制成浸膏片,每次6片,日服3次。均为饭后服,10天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7天。治疗784例,经二疗程近期控制215例(27.4%),显效287例(36.6%)。据观察,本品止咳作用最好,祛痰及平喘次之;疗效发生时间以3~5天为最多,个别病例在10天后见效,副作用较少,偶见有轻度口干,恶心,腹隐痛,腹泻,疲乏,唇麻,及下肢浮肿;有胃痛者能引起胃痛加剧。一般不需停药,可以对症处理。
②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取岩泽兰干品2两、金钱草5钱,加水约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左右,早晚分服;或浓缩成60毫升,每日3次分服。经治20例,多为病程较短、出血现象不严重的患者,均治愈。一般服药后第2天症状减轻。4~5天消失,最迟者8天;有黄疸者药后第3天开始退黄,6天黄疸消失。治疗期间不必加对症治疗药物。服药后未见副作用。本药对重症患者疗效如何,尚待观察。
岩豇豆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岩豇豆 (《贵州草药》) 【异名】岩泽兰(《贵州草药》)。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肉叶吊石苣苔的全草。 【植物形态】肉叶吊石苣苔 附生灌木。茎匍匐,随处生根,有分枝。叶3枚转生;具短...
相关推荐
-
岩节连
岩节连 (《贵州草药》)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蕨叶人字果的根。 【植物形态】蕨叶人字果 多年生草本。根茎褐色,有多数须...
-
岩椒
岩椒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木本化血丹,野花椒(《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毛刺花椒的根...
-
岩兰花根
岩兰花根 (《云南中草药》) 【异名】兰花石参、鸡肉参(《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着色风铃草的根。 【植物...
-
鸭涎
鸭涎 (《纲目》)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唾涎。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采集】以生姜少许,塞鸭口中,将鸭倒悬,其...
-
粳米
粳米 (《别录》) 【异名】大米(《滇南本草》),硬米(《本草求原》)。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稻(粳稻)的种仁。 【植物形态】...
-
荸荠
荸荠 (《日用本草》) 【异名】芍、凫茈(《尔雅》),腮菇、水芋、乌芋(《广雅》),乌茨(陶弘景),凫茨(孟诜),?脐(《本草衍...
-
天冬
天冬RadixAsparagi (英)CochinchineseAsparagusRoot 【别名】:大当门根。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H)Me...
-
蝌蚪
蝌蚪 (《本草拾遗》) 【异名】活师(《山海经》),蛞斗、活东(《尔雅》),虾蟆子、玄鱼、玄针(崔豹《古今注》),虾蟆儿(《...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岩节连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