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脚木皮
(《岭南采药录》)
【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鹅掌柴,又名:鸭脚树(《生草药性备要》),鸭脚木(《岭南采药录》),鸭母树、鸭母爪、公母树、伞托木、五指通、鸭掌柴。
乔木或灌木,高2~15米。掌状复叶,小叶5~9,革质,椭圆形或长卵圆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几秃净,先端急尖,基部锐至钝,全缘;叶柄长8~25厘米,小叶柄长约2~5厘米;托叶半圆形。花小,白色,芳香,伞形花序;萼有毛,或无毛,边缘有5~6个细齿;花瓣5,肉质,长2~3毫米;雄蕊5;雌蕊1,子房5室,花拄短,长不达1毫米。核果球形,直径3~4毫米。花期冬季。
生长绿阔叶林中或向阳山坡。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台湾等地。
本植物的根(鸭脚木根)、叶(鸭脚木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药材】干燥树皮呈长方形块片状,向内方微弯,长3~5.5厘米,阔2.5~3.5厘米,厚0.2~0.3厘米,外面灰暗色有不明显的横向皮孔,内面灰棕色而光滑。质地疏松,木栓易于脱落,有时可见内皮之块片,横切面强纤维性,能层层剥离。气微香。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皮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
【性味】苦涩,凉。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味涩,性平。"
②《岭南采药录》:"味苦。"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涩,凉。"
【功用主治】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骨折。
①《生草药性备要》:"根皮:治酒病,洗烂脚,敷跌打,十蒸九晒,浸酒祛风。"
②《岭南采药录》:"治斑痧毒,以之煎水服。"
③《陆川本草》:"驳骨止血,消肿止痛。治风湿骨痛,跌打骨折,伤积肿痛,刀伤出血。"
④《岭南草药志》:"除湿舒筋活络,清胃肠酒湿积滞。"
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治流感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瘀积肿痛。"
⑥《广西中草药》:"活血祛瘀,清热。治风湿,跌打,烧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酒炒敷或熬水冼。
【选方】①接骨方:生鸭脚木皮六两,生犁片木叶四两,生官榕木叶四两,雄鸡一只。共捣烂,双酒炒热敷患处,二十四小时去药,再加酒炒热熨患处。(《陆川本草》)
②治红白痢疾:鸭脚木皮去外皮,洗净,一蒸一晒,用四两,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风湿骨痛:鸭脚木皮六两,浸酒一斤。每日服两次,每次五钱至一两。(《广西中草药》)
鸭脚木皮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鸭脚木皮 (《岭南采药录》) 【异名】西加皮(《陆川本草》),鸭脚皮(《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鹅掌柴,又名:鸭脚树(《生草药性备要》...
相关推荐
-
鸭脚木根
鸭脚木根 (《南宁市药物志》)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鹅掌柴的根,植物形态详"鸭脚木皮"条。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切...
-
烟油
烟油 (《百草镜》) 【异名】烟膏、太极膏、气泥、五行丹(《纲目拾遗》)。 【来源】为陈旧旱烟杆内积存的黑色膏油。 【功...
-
鸭卵
鸭卵 (《本草经集注》) 【异名】鸭子(孟诜),鸭蛋(《医钞类编》)。 【来源】为鸭科动物家鸭的蛋,动物形态详"白鸭肉"条。...
-
延胡索
延胡索 (《本草拾遗》) 【异名】延胡(《雷公炮炙论》),玄胡索(《济生方》),元胡索(《药品化义))。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
-
红筷子
红筷子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山麻条(《峨嵋药植》)。 【来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兰的全草。 【植物形态】柳兰...
-
霸王七
霸王七 (《四川中药志》) 【异名】万年炦、炦七。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野风仙花的块根。植物形态详野凤仙花条。 【采...
-
牛奶树
牛奶树 (《岭南采药录》) 【异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
-
川木香
【中文名】:川木香 【类别】:根类 【英文名】:SichuanDolomiaeaRoot 【别名】: 【来源】:为菊科植物川木香Dolomiaeasouliei(...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鸭脚木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