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杏 【性味】:甘酸、微温、冷利、有小毒。 【归经】:入肝、心、胃。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去毒。 【禁忌】:孕妇忌食。 【说明】:生杏多食易伤筋骨,动宿痰,生痰热;小儿多食易...



【性味】:甘酸、微温、冷利、有小毒。

【归经】:入肝、心、胃。

【功效】:止渴生津,清热去毒。

【禁忌】:孕妇忌食。

【说明】:生杏多食易伤筋骨,动宿痰,生痰热;小儿多食易生膈热疮痈。杏仁为常用中药,有止咳定喘、润肠通便的功效。杏仁分苦、甜两种,甜杏仁比苦杏仁大而扁,偏于滋养,多用于虚咳或老人咳嗽;苦杏仁治实症咳嗽。民间用杏仁、绿豆、粳米磨成浆,加白糖煮熟饮用,为夏天解暑、清热润肺的清凉饮料,名曰“杏仁茶”。

  【附】

  杏树叶:杏树叶60克,水煎服,治痢疾。

  杏仁:1、杏仁放瓦上焙焦研末,香油调搽患处,治黄水疮。

  2、杏仁研末,用香油调搽,治热疖。

  3、杏仁10克,生姜三片,白萝卜60克,水煎服,治伤风咳嗽。

  4、杏仁12克,水煎服,治咳嗽气喘。

  5、甜杏仁炒熟,每日早晚嚼食七至十粒,或加白砂糖共捣烂,开水冲服,一日两次,治肺病虚弱,老年咳嗽,干咳无痰。

【主治】

  1、咳嗽寒热。用杏仁半两,去皮尖,在童便中浸七日,取出,温水淘洗,研如泥,加童便三升煎如膏。每服一钱,熟水送下。

  2、上气喘急。有杏仁、桃仁各半两,去皮类,炒研,加水调生面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丸,姜蜜汤送下。以微泻为度。

  3、喘促浮肿,小便淋沥。用杏仁一两,去皮尖,熬后磨细,和米煮粥,空心吃二合。

  4、头面风肿。用杏仁捣成膏,调鸡蛋黄涂布上,包头面。药干又涂。七、八次可愈。

  5、偏风不遂,失音不语。生吞杏仁七枚,逐日增加至四十九枚,周而复始。食后饮竹沥,直到病愈。

  6、喉痹痰嗽。用杏仁去皮、熬黄,取三分,加桂末一分,研泥裹含咽汁。

  7、喉热生疮。治方同上。

  8、肺病咯血。用杏仁四十个,以黄蜡炒黄,研青黛一钱加入,捣烂,包在切开的柿饼中,外裹湿纸,煨熟吃下。

  9、血崩。用甜杏仁上的黄皮,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三钱,空心服热酒送下。

  10、痔疮下血。用杏仁(去皮类及双仁者)加水三升,研磨,滤汁,煎至五成,同米煮粥吃。

  11、耳出脓汁。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裹棉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三、四次。

  12、鼻中生疮。用杏仁研为末,调乳汁敷涂。

  13、虫牙。有杏仁烧存性,研烂纳虫孔中,人杀虫去风,其痛便止。重者两次可见效。

  14、目中翳遮(但瞳子未破)。用杏仁三升,去皮,面裹作三包,火灰中煨熟,去面,研烂,压去油。每取一钱,加铜绿一钱,研匀点眼。

  15、目生弩肉,或痒或痛,渐掩瞳仁。用杏仁(去皮)二钱半、腻粉半钱,三角匀,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又方:用生杏仁七枚,去皮细嚼,吐于掌中,乘热以棉裹箸头蘸药点弩肉上,不过四、五次可见效。又方:用杏仁研膏,人乳化开,一天点三次。

  16、小儿脐烂成风。用杏仁去皮研烂敷涂。

  17、停食不化,气满膨胀。用红杏仁三百粒、巴豆二十粒,同炒色变,去豆不用,研杏为末,桔皮汤调下。

  18、白癜风。用杏仁连皮尖,每晨嚼几粒擦患处令发赤,临卧时再如法擦一次,

  19、诸疮肿痛。用杏仁去皮,研烂,滤取膏,加轻粉、麻油调搽,极效。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绣球防风根

      绣球防风根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绣球防风的根,植物形态详"绣球防风"条。 【功用主治】祛风解毒,舒...

    • 杏树根

      杏树根 (《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杏或山杏的根。植物形态详"杏仁"条。 【功用主治】①《本草蒙筌》:"主堕胎。...

    • 徐长卿

      【中文名】徐长卿(《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鬼督邮、石下长卿(《本经》),别仙踪(《本草图经》),料刁竹(《生草药...

    • 杏叶防风

      杏叶防风 (《滇南本草》) 【异名】骚羊古、瘙疡股(《草木便方》),蜘蛛香,山当归(《分类草药性》),小菊花、山茴香、大...

    • 砂仁

      砂仁 (《本草原始》) 【异名】缩砂仁、缩砂蜜(《药性论》),缩砂授(《海药本草》)。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成...

    • 芒小米草

      芒小米草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芒小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芒小米草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

    • 岩檀香

      岩檀香(《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土地瓜、山梨儿。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苍山越橘的球根。 【植物形态】苍山越橘...

    • 青箭杆草

      青箭杆草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大柴胡、银柴胡、马兰头(《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菊科植物毛茎马兰的全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绣球防风根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