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乌头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4,1965)。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头的块根。
【植物形态】瓜叶乌头
多年生缠绕草本。块根倒圆锥形,长可达6厘米以上。蔓茎于向阳的一侧呈紫色,光滑,分枝。叶互生,宽圆卵形,长5.5~7.5厘米,宽5.5~6.5厘米;叶片掌状3深裂,中央裂片最大,梯状菱形或卵状椭圆形,顶端锐尖,侧裂片斜卵形,基部更分2浅裂,裂片边缘疏生钝齿;叶基部截形或浅心形,两面光滑无毛;叶柄长2~3厘米。花序含2~12花,小苞片条形;萼片5,蓝紫色,花瓣状,上萼片盔形,具短喙,侧萼片倒卵状宽匙形,下部萼片卵状椭圆形,除侧萼片内面疏生白色长毛外,余均光滑无毛;花瓣2,无毛,藏于盔瓣内,蜜腺体下部扩张至基部的裂口近截形,距长2毫米:雄蕊多数;心皮5,无毛或稀生微柔毛。蓇葖果长圆筒形,长1.2~1.5厘米。花期8~9月。果期10~11月。
生长于山坡树丛或林缘路边阴湿草丛中。分布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河南、江苏、浙江等地。
【采集】7~9月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炮制】清水浸漂至略存麻味,用甘草、黑豆煎汤拌蒸或同煮透后,取出晒干。
【性味】《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辛,温,有大毒。"
【功用主治】镇痉,降压,发汗,利尿。治腰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癣疮。
①《中药材品种论述》:"治痨伤。泡酒服治腰腿痛。"
②《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镇痉,镇静。降低血压,发汗,利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分;泡酒或研末为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宜忌】本品毒性甚烈,不经炮制,不宜内服。
【选方】①治无名肿毒:藤乌头以饭米汤在糙碗上磨成浆状敷患处;如已溃烂破口应留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②治跌打损伤:藤乌头五分。水煎,冲酒服;或将根用豆腐煮制后,晒干,酒炒研细粉,每次吞服二分。(《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③治癣疮:藤乌头,研末水调敷。(《中国药用植物纲要》)
藤乌头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藤乌头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血乌、见血封喉(《中药材品种论述》),蔓乌头(《浙江天目山药植志》),藤乌、羊角七(《药学学报》12(10):684,1965)。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瓜叶乌...
相关推荐
-
天冬
天冬RadixAsparagi (英)CochinchineseAsparagusRoot 【别名】:大当门根。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H)Me...
-
天葵子
【中文名】:天葵子(《分类草药性》) 【类别】:根类 【异名】紫背天葵子(《医宗汇编》),千年老鼠屎(《纲目抬遗》),金...
-
天葵
天葵 (《滇南本草》) 【异名】紫背天葵(《雷公炮炙论》),雷丸草(《外丹本草》),夏无踪(《植物名实图考》),小乌头(《植...
-
天萝水
天萝水 (《纲目拾遗》) 【异名】丝瓜水(《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茎中之汁。植物形态详"丝...
-
扭筋草
扭筋草 (《湖南药物志》) 【异名】老鸦酸。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紧密酢浆草 多年生...
-
山野豌豆
山野豌豆 (《东北药植志》) 【异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落豆秧、山豌豆,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
-
脆蛇
脆蛇 (《纲目拾遗》) 【异名】金蛇(《本草拾遗》),地鲜、蝎蛇(《岭表录异》),银蛇(《开宝本草》),金星地鳝(《本草图经...
-
白毛藤
白毛藤 (《百草镜》) 【异名】苻(《尔雅》),蜀羊泉、谷菜(《本经》),鬼目草(《尔雅》郭璞注),白草(《别录》),排风、白...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天冬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