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
(《本草从新》)
【异名】孩儿参(《饮片新参》),童参(《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植物形态】异叶假繁缕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纺锤形。茎下部紫色,近四方形,上部近圆形,绿色,有2列细毛,节略膨大。叶对生,略带内质,下部叶匙形或倒披针形。先端尖,基部渐狭,上部叶卵状披针形至长卵形,茎端的叶常4枚相集较大,成十字形排列,边缘略呈波状。花腋生,二型:闭锁花生茎下部叶腋,小形,花梗细,被柔毛;萼片4;无花瓣。普通花1~3朵顶生,白色;花梗长1~4)厘米,紫色;萼片5,披针形,背面有毛;花瓣5,倒卵形,顶端2齿裂;雄蕊10,花药紫色;雌蕊1,花柱3,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熟时5瓣裂。种子扁圆形,有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林下富腐殖质的深厚土壤中。分布华东、华中、华北、东北和西北等地。
【采集】大暑前后采挖。洗净泥土,入沸水中浸烫,约3~5分钟后取出曝晒,当须根干时,即将须根擦光,然后晒至全干。也可不经浸烫,摘除须根后直接晒干。
【药材】干燥块根呈细长条形或长纺锤形,长约2~6厘米;直径约3~6毫米左右。表面黄白色,半透明,有细皱纹及凹下的须根痕,根头钝圆,其上常有残存的茎痕,下端渐细如鼠尾。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而亮,直接晒干的断面为白色,有粉性。气微,味微甘。以肥润、黄白色、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山东。此外,安徽等地亦产。
同属植物假繁缕(又名:棒棒草)的根在少数地区与本品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根含果糖、淀粉、皂甙。
【性味】甘苦,微温。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脾、肺三经。"
【功用主治】补肺,健牌。治肺虚咳嗽,脾虚食少,心悸自汗,精神疲乏。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弱、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噪干咳。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④《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
【选方】治自汗:太子参三钱,浮小麦五钱,水煎服。(《陕西中草药》)
太子参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太子参 (《本草从新》) 【异名】孩儿参(《饮片新参》),童参(《上海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 【植物形态】异叶假繁缕 多年生草本,高15~20厘米。块根长...
相关推荐
-
唐古特青兰
唐古特青兰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智洋顾(藏名)。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唐古特青兰的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唐...
-
棠梨枝叶
棠梨枝叶 (《纲目》)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棠梨的枝叶,植物形态详"棠梨"条。 【性味】①《救荒本草》:"味微苦。" ②《...
-
棠梨
棠梨 (《纲目》) 【异名】杜、甘棠(《诗经》),杜梨(陆玑《诗疏》),杜棠(《尔雅》郭璞注),野梨(《纲目》),土梨(《中国...
-
算盘子
算盘子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野南瓜、柿子椒(《植物名实图考》),算盘珠、八瓣橘、馒头果、水金瓜、红橘仔(《福...
-
枸橘
枸橘 (《纲目》) 【异名】臭橘(《本草图经》),枸棘子(《履?岩本草》),野橙子(《纲目》),唐橘(《中国树木分类学》),枸...
-
川芎
【中药名称】川芎(《汤液本草》) 【拼音名】Chuanxiong 【英文名】RHIZOMACHIUANXIONG 【异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
-
粟奴
粟奴 (《纲目》) 【来源】为粟的幼穗感染黑粉科真菌粟粒黑穗菌后所产生的菌瘿。 【病原菌】粟粒黑穗菌 厚垣孢子褐色,略...
-
佛手柑
佛手柑(《滇南本草》) 【异名】佛手(《中馈录)),佛手香橼(《闽书》),蜜广柑(《黔书》),蜜罗柑(《古州杂记》),福寿柑...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唐古特青兰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