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芽
(《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湿润,至芽长2~3毫米许,取出晒干。
【药材】干燥粟芽呈小球形,径约1毫米。表面淡黄色,有外稃与内稃包围,多数均已裂开,露出长约1~3毫米的初生根(芽),或无初生根。剥去壳即为果实,表面淡黄色,光滑,基部有黄褐色的胚,长约1毫米,胚乳近白色。质坚,断面粉质,气无,味微甜。以黄色、有芽、颗粒匀整者为佳。
主产华北各地。
【炮制】炒粟芽:取粟芽置锅内以文火炒至黄色为度。取出放凉。亦有炒至焦黄色者。
【性味】①《别录》:"味苦,无毒。"
②《品汇精要》:"味苦甘,性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汇言》:"入脾、胃二经。"
【功用主治】健脾,消食,治食积胀满,不思饮食。
①《别录》:"寒中,下气,除热。"
②《日华子本草》:"除烦,消宿食,开胃。"
③《纲目》:"消导米面诸果实积。"
④《山西中药志》:"健脾,消食。治食滞胀满,食欲不佳。"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粟芽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粟芽 (《纲目》) 【异名】蘖米(《别录》),粟蘖(《本草衍义》)。 【来源】为粟的发芽颖果。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制法】将粟谷入水中浸透,捞出置筐内,上盖稻草,每日洒水4~5次,保持...
相关推荐
-
粟糖
粟糖 (《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经发酵糖化制成的糖。植物形态详"粟米"条。 【功用主治】《纲目》:"主痔...
-
松萝
松萝 (《本经》) 【异名】女萝(《诗经》),松上寄生(《纲目》),松落(《国药的药理学》),树挂(《黑龙江中药》),天棚草、...
-
酸浆
酸浆 (《本经》) 【异名】?、寒浆(《尔雅》),醋浆(《本经》),苦?、苦条、皮弁草(崔豹《古今注》),酸浆草(《尔雅》郭璞...
-
酸不溜
酸不溜 (《内蒙古中草药》) 【异名】分枝蓼、叉枝蓼、酸姜(《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全...
-
山苦菜
山苦菜 (《贵州草药》) 【异名】野洋烟、老蛇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高莴苣的花、嫩叶。 【植物形态】高莴苣 二年生草...
-
瓜馥木
瓜馥木 (江西《草药手册》) 【异名】钻山风、铁牛钻石、香藤。 【来源】为番荔枝科植物瓜馥木的根。 【植物形态】瓜馥木...
-
白鱼尾果
白鱼尾果 (《闽东本草》)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白鱼尾"条。 【采集】9~10月采,阴干。 【功用...
-
苹果叶
苹果叶 (《滇南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苹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苹果"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敷脐上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粟糖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