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根
(《纲目》)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植物形态详"水仙花"条。
【采集】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
【药材】鳞茎呈圆形,或微呈锥形,直径约4~5厘米。外面包裹一层棕褐色的膜质外皮,扯开后,内心为多数相互包裹的黄白色瓣片(鳞叶)。质地轻,无甚气味。以个大、内心充实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伪石蒜碱、石蒜碱、多花水仙碱、漳州水仙碱等多种生物碱。水仙生物碱有一定的抗癌和抗病毒活性。
同属植物白水仙鳞茎中含白水仙胺、石蒜碱、多花水仙碱、雪花莲胺碱、石蒜胺碱及伪石蒜碱。
【抗肿瘤作用】水仙总生物碱20~30毫克/公斤腹腔注射对大鼠Jensen肉瘤;小鼠Crocker肉瘤及艾氏腹水癌均有明显疗效。
【炮制】《本草会编》:"五月初收根,以童尿浸一宿,晒干,悬火暖处。"
【性味】①《纲目》:"苦微辛,滑寒,无毒。"
②《本草再新》:"味甘苦,性寒,有毒。"
【归经】《本草再新》:"人心、肺二经。"
【功用主治】治痈肿疮毒,虫咬,鱼骨哽。
①《纲目》:"治痈肿及鱼骨哽。"
②《本草再新》:"治痈疽疮毒,排脓消肿,解热,去风,疗百虫咬伤。"
③《岭南采药录》:"取头部捣烂,敷治乳痈;又治一切毒痈疽,捣烂敷之,能散毒。"
④《四川中药志》:"治耳前后肿,颊肿。"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捣汁涂。
【宜忌】本品有毒,不宜内服。
水仙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水仙根 (《纲目》) 【来源】为石蒜科植物水仙的鳞茎。植物形态详"水仙花"条。 【采集】春、秋采挖较佳。将根头挖起后,截去苗茎、须根,洗净泥沙,用开水潦后,晒干;或纵切成片,晒干...
相关推荐
-
睡菜
睡菜 (《纲目》) 【异名】绰菜、瞑菜(《南方草木状》).醉草(《纲目》)。 【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叶或全草。 【植物形...
-
丝绵
丝绵 (《纲目》) 【异名】绵(《本草拾遗》),蚕绵(《医林纂要》)。 【来源】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制成品。 【功用...
-
丝瓜
丝瓜 (《滇南本草》) 【异名】天丝瓜、天罗、蛮瓜(《本事方》),绵瓜(《续本事方》),布瓜(《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天罗...
-
丝棉木
丝棉木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白皂树(《中国树木志略》),明开夜合(《河北习见树木图说》),桃叶卫矛(《中国树木分...
-
梦花根
梦花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瑞香科植物结香的根。植物形态详"梦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分类草药...
-
金丝猴
金丝猴 【异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 【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
-
桔梗芦头
桔梗芦头 (《纲目》)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茎。植物形态详"桔梗"条。 【功用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
-
黑老头
黑老头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大种黑骨头。 【来源】为马钱科植物狭叶蓬莱葛的根。植物形态详小血光藤条。 【性味...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睡菜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