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种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详"丝瓜"条。
【采集】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甘,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寒。"
②《重庆草药》:"味甘微苦,性平,无毒。"
【功用主治】活血,通络,消肿。治偏头痛,腰痛,乳腺炎,喉风肿痛,肠风下血,痔漏。
①《分类草药性》:"治脑漏,痔疮,蛇伤。"
②《重庆草药》:"通经络,行血,消肿胀,下乳。治乳房肿痛,腰背胀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1~2两);或烧存性研未。外用:煎水洗或捣汁涂。
【选方】①治偏头痛:鲜丝瓜根三两,鸭蛋二个,水煮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腰痛不止:丝瓜根烧存性,为末。每温酒服二钱。(《卫生杂兴》)
③治喉风肿痛:丝瓜根,以瓦瓶盛水浸饮之。(《海上名方》)
④治乳腺炎:丝瓜根,黄花根、三叶木通根,水煎配酒服。(江西《草药手册》)
⑤治肠风下血,痔漏脱肛:丝瓜根经霜者阴干。每服三钱,用真菜油一点,入罐底,水煎服。(《滇南本草》)
⑥治诸疮久溃:丝瓜老根。熬水扫之。(《包会应验方》)
丝瓜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丝瓜根 (《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种植物丝瓜或粤丝瓜,详"丝瓜"条。 【采集】夏、秋采挖。洗净,鲜用或干用。 【性味】甘,平。 ①《岭南采药录》:"味甘,性寒。" ②《重庆草药》...
相关推荐
-
蒴所
蒴所 (《别录》) 【异名】接骨草(《履?岩本草》),接骨木(《东医宝鉴》),真珠花、珊瑚花、排风藤、铁篱笆(《植物名实图...
-
四念癀
四念癀 (福建) 【异名】龙吐珠、九龙吐珠(福建)。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海绿的全草。 【植物形态】海绿,又名:琉璃繁...
-
水虾子草
水虾子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鸭?草(《广州植物志》),田素馨(《泉州本草》),紫熊胆,水辣椒(《广西药植名录》)。...
-
四叶草
四叶草 (《江西草药》) 【异名】冷水丹、风车草、四方草(《江西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四叶葎或细四叶葎的全草...
-
石耳
石耳 (《日用本草》) 【异名】灵芝(《灵苑方》),石木耳(《饮片新参》),岩菇(《江西省防治慢性气管炎资料汇编》)。 【来...
-
东北蛔蒿
东北蛔蒿 (《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菊科植物东北蛔蒿的花蕾。 【植物形态】东北蛔蒿 多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全株...
-
绵藤
绵藤 (《贵州草药》) 【异名】麻妹条(《贵州草药》),来阿片(苗名)。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根。 【植物形态...
-
鲎肉
鲎肉 (《嘉祐本草》) 【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 【动物形态】东方鲎,又名:鲎鱼(《广志》)。 体长70余厘米,宽约...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蒴所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