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翁花
(《岭南采药录》)
【异名】水雍花(《广东中药》),大蛇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
【植物形态】水翁(《岭外代答》),又名:水榕。
乔木,高达15米。小枝近圆柱形或四角形,秃净。叶对生,阔卵状矩圆形或椭圆形,长8~2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成渐狭,近革质,秃净,干时下面常有黑色斑点,侧脉8~12对;叶柄长1~1.5厘米。花小,绿白色,近无柄,为广歧的聚伞花序;萼钟形,长约3毫米,近截头状,萼肢延伸成帽状;花瓣5,合生成帽状,顶尖,有腺点;雄蕊多数,离生;子房2室,花柱线形。核果状浆果,球形,宽约7毫米,熟时紫黑色。花期夏季。
喜生于水边,常栽于村落旁。分布广东、广西等地。
本植物的树皮(水翁皮)、叶(水翁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农历端午前后,采摘带有花蕾的花枝,用水淋湿,堆叠3~5天,使花蕾自然脱落,晒至三成千,复堆闷1~2天再晒,以后晒一天,闷一天,待足干后,筛净残存枝梗。
【药材】干燥花蕾呈卵形或球形而两端尖,长约4~6毫米,径约2~3毫米,皱缩,下半部为棕黑色的倒钟形或杯形的萼简,上半部帽状,为5枚合生的花瓣,浅棕黄色。除去帽状体,可见重叠的雄蕊,花丝棕黑色,中央有1锥形花柱。质干硬。气微香,味苦。以黄黑色,无枝梗者为好。
产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
【性味】《岭南采药录》:"味苦,性寒。"
【功用主治】治外感恶寒发热头痛,食滞不化。
①《岭南采药录》:"清热,散毒,消食化滞。"
②《广东中药》:"治外感发热头痛,感冒恶寒发热。"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头痛,跌打,蛇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水翁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水翁花 (《岭南采药录》) 【异名】水雍花(《广东中药》),大蛇药(《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水翁的花蕾。 【植物形态】水翁(《岭外代答》),又名:水榕。 乔木,高达...
相关推荐
-
水榆果
水榆果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糯米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种植物水榆花楸的果实。 【植物...
-
水枇杷
水枇杷 (《广西中草药》) 【异名】水牛奶、红毛树(《广西中草药》)。 【来源】为猕猴桃科植物水东哥的根。 【植物形态】...
-
水伤药
水伤药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水疔药、血经草(《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狭萼珍珠菜的全草。 【...
-
水蓼根
水蓼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蓼科植物水蓼的根,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采集】秋季开花时采收。 【化学成分】含...
-
红花绿绒蒿
红花绿绒蒿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阿柏几麻鲁(藏名)。 【来源】为罂粟科植物红花绿绒蒿的花茎及果实。 【植...
-
红辣树根
红辣树根 (《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根。植物形态详"滇鸡骨常山"条。 【药材】干燥根呈圆柱形...
-
鸡嗉子
鸡嗉子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野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山茱...
-
南瓜叶
南瓜叶 (《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南瓜"条。 【采集】夏、秋采收。 【化学成分】含...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水榆果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