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叶
(《滇南本草》)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熊果酸)、叶绿素。黄酮甙中有黄芪甙、杨梅树皮甙。又含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约76微克/克)。
【药理作用】从叶中提出的黄酮甙,给狗静脉注射(5毫克/公斤),能降低血压并增加冠脉流量(33~36%);在离体兔心标本上,也能增加冠脉流量。以叶制成的注射剂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给兔腹腔注射,有降温作用。对动物的毒性不大,也不引起溶血,不影响末梢血象。
【性味】《本草再新》:"味苦,性寒,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专入肺经。"
【功用主治】治咳喘,肺气胀,各种内出血。
①《滇南本草》:"经霜叶敷臁疮。"
②《本草再新》:"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
③《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消肺气胀。"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研末敷。
【选方】治血小板减少症:干柿叶、马蓝、阿胶、侧柏叶。水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临床应用】①用于止血
取秋季自然脱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过筛内服,每次5克(重者10克),每日3次。治疗胃溃疡出血4例,平均9天止血;肺结核出血5例,均有效;支气管扩张咯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肿瘤放疗出血5例,止血4例,减少1例;功能性子宫出血7例,止血5例,减少2例;痔瘘便血60例,止血34例,那么减少16例,无效10例;另鼻衄6例,月经过多5例,眼底出血1例,红斑狼疮出血1例,尿血1例,皆有一定效果。其止血机理尚待研究。
②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取经霜打落之柿树叶洗净晒干,研细末,早晚各服1钱,1个月为一疗程。2个疗程无显效者,可不必再服。适应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症状已缓解,但血小板计数仍低于正常值,并有散在紫癜出现或轻度出血征象的患者。
柿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柿叶 (《滇南本草》)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叶片,植物形态详"柿蒂"条。 【化学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挥发油、有机酸(白桦脂酸、齐墩果酸...
相关推荐
-
黍根
黍根 (《纲目》)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黍的根,植物形态详"黍米"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小毒。" 【功用主治...
-
熟地黄
熟地黄 (《本草图经》) 【异名】熟地(《景岳全书》)。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地黄或怀庆地黄的根茎,经加工蒸晒而成。植...
-
鼠
鼠 (《别录》) 【异名】首鼠(《史记》),老鼠(《斗门方》),家鹿(《纲目》)。 【来源】为鼠科动物中褐家鼠、黑家鼠、黄胸...
-
柿霜
柿霜 (《纲目》) 【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柿子)制成"柿饼"时外表所生的白色粉霜。 【制法】取成热的柿子,削去外皮,...
-
沙糖根
沙糖根 (《云南中草药》) 【异名】荞花黄连、节节乌、黑节草、中参、小伸筋草、接骨丹、梵兰花、小兰花、土红参。 【来...
-
绿豆芽
绿豆芽 (《纲目》) 【异名】豆芽菜(《本草汇言》)。 【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子经浸罨后发出的嫩芽。 【性味】甘,寒...
-
葛蕈
葛蕈 (《纲目拾遗》) 【异名】葛乳、葛花菜(《纲目》),葛菌、红血莲(《四川中药志》),螺丝起(《湖南药物志》)。 【来源...
-
防风花
防风花 (《药性论》)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详"防风"条。 【功用主治】《药性论》:"主心腹痛,四肢拘急,行履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黍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