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手掌参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手掌参 (《东北药植志》) 【异名】佛手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旺拉(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 【植物形态】①手参,又名:阴...

手掌参
(《东北药植志》)

【异名】佛手参、掌参(《宁夏中草药手册》),手儿参(《陕西中草药》),旺拉(藏名)。

【来源】为兰科植物手参和粗脉手参的块茎。

【植物形态】①手参,又名:阴阳草。
多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块茎4~6裂,肥厚似手掌,通常2枚,初生时白色,后呈黄白色。茎直立,基部具淡褐色叶鞘。茎生叶4~7,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先端渐尖。穗状花序顶生,长6~15厘米;花多数,粉红色或淡红紫色,苞片椭圆状披针形,外花被片长圆状卵形,中央花被片内凹,侧花被片下弯,内花被片2,广卵形,偏斜;唇瓣长宽相等,菱形,三浅裂,裂片近于卵形而钝,中央裂片较长;距通常呈镰状弯曲,细长,长1.3~1.8厘米;子房甚扭曲,长约8毫米。蒴果长圆形,无柄,长约10毫米;种子小。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于林间草地、河谷及灌丛间。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等地。

②粗脉手参
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块根肥厚,通常4~6掌裂,形如手掌,初生时白色,后变黄色,顶部生须根。茎直立,具叶5~7片。叶互生,长圆形或披针形,基部成鞘抱茎,向上逐渐变小,最上部叶近鳞片状,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穗状花序顶生,花密集,紫红色,唇瓣三角状或近菱形,先端3裂,距短于子房。蒴果,长圆形,先端尖。
生于高山草地或林缘潮湿肥沃处。分布西藏等地。

【采集】春、秋采挖。去净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或用开水烫过再晒干。

【药材】干燥块茎形如手掌,指状分裂,通常4~6裂不等,稍扁,长2.5~3.5厘米,径2~2.5厘米,表面皱缩,淡黄色,有时茎痕周围有1褐色环。质坚硬;断面白色,胶质。气特异,味淡。
产东北及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河北等地。

同科植物长苞凹舌兰的块茎在陕、甘、宁、青地区亦同等入药。与手参的主要区别是:叶椭圆形或卵圆形,宽3厘米以上;苞片远比花长;花黄绿色,唇瓣2~3裂,距短囊状。

【性味】甘,平。

①《宁夏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微寒。"

②《四川常用中草药》:"甘,平。"

③《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微温,味甘,无毒。"

【归经】《四川常用中草药》:"入肺、脾、胃经。"

【功用主治】补益气血,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劳消瘦,神经衰弱,久泻,失血,带下,乳少,慢性肝炎。

①《东北药植志》:"制成粘液,用于中毒和泻下;泡酒为强壮、强精剂。"

②《山西中药志》:"收敛止血,解毒。治久泻失血,淋病,带下。"

③《黑龙江民间中药》:"泡酒治阴痿。"

④《中国药植图鉴》:"消瘀。治跌打损伤,积血不行。"

⑤《四川常用中草药》:"补血益气,生津止渴。治肺虚咳喘,虚痨羸瘦,缺乳汁。"

⑥《西藏常用中草药》:"治慢性肝炎。"

⑦《陕西中草药》:"滋补强壮,补脾润肺,安神镇惊,益气止痛。治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劳伤,咳嗽,气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3~1两;研末或制成糖浆或浸酒。

【宜忌】《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外感忌服。"

【选方】①治病后身体虚弱: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河北中药手册》)

②治咳嗽气喘:手掌参二两,百合、大枣各四两。水煎。饭前服,每次半茶杯。(《陕西中草药》)

③治久泻失血,白带: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研末服,每次八分,每天服两次。(《宁夏中草药手册》)

④治跌打损伤:手掌参三钱,水煎服或泡酒内服。(《宁夏中草药手册》)

⑤治肝炎:佛手参、黄精、粉苞苣各适量,制成糖浆。每次服10~15毫升,每天三次,小儿酌减。(《全展选编?传染病》)。

⑥治布鲁氏菌病:佛手参、苦参、地丁等量。每日二次,每次三钱,水煎服。(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⑦治血虚乳汁缺少:手掌参配黄芪、当归、漏芦、玉竹。水煎服。(《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石韦毛

      石韦毛 (《医林纂要》)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及多种同属植物叶上的毛茸。植物形态详"石韦"条。 【功用主治】《医...

    • 石仙桃

      石仙桃 (《本草药性备要》) 【异名】石上莲、石橄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石穿盘(《广西中草药》),石萸肉(《福...

    • 石蟹

      石蟹 (《日华子本草》) 【异名】蟹化石(《药材学》)。 【来源】为古生代节肢动物石蟹及其他近缘动物的化石。 【采集】全...

    • 石指甲

      石指甲 (《四川中药志》) 【异名】半枝莲(《药镜》),鼠牙半支(《百草镜》),瓜子草、佛指甲、狗牙草(《分类草药性》),...

    • 石脑油

      石脑油 (《嘉祐本草》) 【异名】石漆(《博物志》),猛火油(《昨梦录》),雄黄油、硫黄油(《纲目》),地脂(《方镇编年录》...

    • 落新妇

      落新妇 (《本草经集注》) 【异名】小升麻(《本草拾遗》),术活(《四川中药志》),马尾参、山花七、阿根八、铁火钳(《贵州...

    • 柳絮

      柳絮 (《本经》) 【异名】柳实(《本经》),柳子(《别录》)。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具毛种子。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 秦艽

      【中文名】秦艽(《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秦胶(《本草经集注》),秦纠(《唐本草》),秦爪(《四声本草》),左秦艽...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石韦毛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