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莽草
(《广西中药志》)
【异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惊风草、小铜草、小红草(《云南中草药选》)。
【来源】为蓼科植物头花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头花蓼
多年生草本。茎蔓延,先端斜升向上,表面红色,节处着生柔毛。叶互生,椭圆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全缘,具缘毛,边缘及叶背往往带红色;叶柄带红色,长约1~3毫米,基部具耳,包茎;托叶鞘状,先端平整,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直立,近球形;花被淡红色,5深裂,裂片椭圆形,先端略钝,长约2毫米;雄蕊8,花丝白色,透明,腺体黄绿色,长圆形,位于花丝基部,花药淡蓝色;子房上位,绿黄色,表面光滑,花柱上部3裂,柱头球形。瘦果包于宿存的花技内,卵形,具3棱,光滑无毛。花期8~10月。果期9~11月。
生于岩石上。分布我国西南部。
【采集】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辛,温。
①《广西中药志》:"味辛微涩,性温。"
②《广西中草药》:"味苦辛,性平,无毒。"
③《云南中草药》:"酸,凉。"
【功用主治】解毒,散瘀,利尿通淋。治痢疾,肾盂炎,膀胱炎,尿路结石,风湿痛,跌打损伤,疮疡湿疹。
①《广西中药志》:"祛风湿,散瘀止痛。治风湿,跌打。"
②《广西中草药》:"解毒消炎。治痢疾,皮肤溃疡,无名肿毒。"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利尿,通淋。"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煎水洗,或熬膏涂。
【宜忌】《广西中药志》:"孕妇及实热者忌用。"
【选方】①治风湿痛:石莽草煎水蒸洗。(《广西中药志》)
②治痢疾:石莽草二两,水煎,日分二次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血尿、膀胱炎:鲜太阳草一两,水煎服。若血止仍尿痛则加背蛇粉一分五厘,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④治疮疡、麻风溃烂:石莽草一斤,九里明五两,爬山虎五两,桉树叶五两。水煎成膏,加梅片二钱搅匀。涂患处,每日一次。(《广西中草药》)
⑤治肾盂肾炎,尿道结石,跌打损伤:头花蓼五钱至一两,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跌打瘀肿:石莽草打烂,酒炒外敷。(《广西中药志》)
⑦治尿布疹、黄水疮:鲜太阳草煎水,洗患处。(《文山中草药》)
⑧治烂疮:石莽草、爬山虎、九里明各适量,水煎,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石莽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石莽草 (《广西中药志》) 【异名】石辣蓼(《广西中药志》),头花蓼、小红藤(《广西植物名录》),太阳草(《云南中草药》),满地红、四季红、火溜草(《文山中草药》),红花地丁、绣球草、...
相关推荐
-
石青菜
石青菜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石头菜(《云南中草药选》),门听(壮名)。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中华被萼苣苔的全草...
-
石韦
石韦 (《本经》) 【异名】石?(《本经》),石皮(《别录》),石苇(《滇南本草》),金星草、石兰(《纲目》),生扯拢(《分类草...
-
石上开花
石上开花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岩莲花。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石上开花的全草。 【植物形态】石上开花 多年生草...
-
石决明
石决明 (《别录》) 【异名】真珠母(《雷公炮炙论》),鳆鱼甲(陶弘景),九孔螺(《日华子本草》),千里光(《纲目》),鲍鱼皮...
-
甘土
甘土 (《本草拾遗》) 【异名】白单、白?《石药尔雅》),膨润土(《黑龙江中药》)。 【来源】为硅酸盐类矿物蒙脱土、漂白土...
-
红娘子
红娘子 (《本草图经》) 【异名】樗鸡(《本经》),灰花蛾(《纲目》),红娘虫(《药材资料汇编》),么姑虫(《中药志》),红女...
-
炉甘石
炉甘石 (《外丹本草》) 【异名】甘石(《品汇精要》),卢甘石(《医学入门》),羊肝石(《现代实用中药》),浮水甘石(《中药...
-
单条草
单条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星宿菜(《救荒本草》),灵疾草(《陕西植药调查》),小硼砂(《贵州植药调查》)。 【来...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石青菜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