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柑子
(《四川中药志》)
【异名】石气柑、柑子菌芋(《分类草药性》),石蒲藤(《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巴岩香、青蒲芦茶、石葫芦(《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藤桔的全草。
【植物形态】藤桔
藤本。茎多分枝,节间长1.2~2.5厘米。叶革质,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钝,秃净,网脉两面凸起;叶柄有翅,长4~6厘米以上,宽5~12毫米,有时叶柄远长于退化的叶片。花序柄长10~12毫米,下弯,下部有卵状、内陷的苞片3~5枚;佛焰苞长4~6毫米;肉穗花序近球形,直径4~6毫米;萼片6,顶端内弯;雄蕊6,花丝扁平;子房3室,每室有胚珠1粒,柱头小。浆果红色。花期春季。
生于阴暗湿润的地方,以气报攀登于石上或树上。分布我国南部及四川等地。
【采集】3~4月或9~10月采收。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苦辛,无毒。"
【功用主治】理气止痛,祛风湿。治心胃气痛,疝气脚气,风湿骨痛。
①《分类草药性》:"消食,治风湿麻木。"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心胃气痛,疝气,除脚气。"
③《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祛风湿。治风湿骨痛,耳疮。"
④《四川中药志》:"治小儿五疳,大人寒气入骨,不红不肿,湿流关节,麻木等症。并能止咳,止气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
【选方】治小儿食滞成疳:石柑子、桐寄生。蒸鸡肝或猪肝服。(《四川中药志》)
石柑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石柑子 (《四川中药志》) 【异名】石气柑、柑子菌芋(《分类草药性》),石蒲藤(《岭南大学校园植物名录》),巴岩香、青蒲芦茶、石葫芦(《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藤桔的全...
相关推荐
-
石防风
石防风 (《本草图经》) 【异名】珊瑚菜(《纲目》),山葖(《安徽通志》)。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石防风的根。 【植物形态...
-
石瓜子莲
石瓜子莲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石生越橘的枝叶。 【植物形态】石生越橘 常绿灌木,高50~150厘米。...
-
石斛─环草石斛
石斛──环草石斛 HerbaDendrobiiLoddigesii (英)LoddigesDendrobiumStem 【别名】 美花石斛、小环草、小黄草。 【来源】 为兰和产植物环...
-
石斛─金钗石斛
石斛──金钗石斛 HarbaDendroliiNobilis (英)DendrobiumStem 【别名】 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来源】 兰科植物石斛Dend...
-
剪夏罗
剪夏罗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剪红罗(《证治要诀》),剪春罗(《纲目》),碎剪罗(《花镜》),剪金花、雄黄花(《...
-
釜脐墨
釜脐墨 (《四声本草》) 【异名】月下灰(《补缺肘后方》),釜下墨(《千金方》),釜月中墨(《四声本草》),铛墨(《开宝本草...
-
芥
芥 【释名】 【气味】 (茎、叶)辛、温、无毒。(子)辛、热、无毒。 【主治】 1、牙龈肿烂。用芥菜秆烧存性,研为末,...
-
牛尾泡
牛尾泡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山泡刺藤、黄泡叶(《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黄泡子的叶和根。...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石防风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