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蚕
(《本经》)
【异名】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石下新妇(《本草拾遗》)。
【来源】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动物形态】石蛾
体形如蛾,黄褐色,长约2厘米,展翅阔6匣米。头部略星卵形,黄色,头顶密被黄色及白色刚毛。复眼1对,单眼3个。口器退化,小颚与下唇形成短吻管,适于啜吸。触角1对,基节及末端均黄色,其中央则呈黑褐色。前胸短小,前胸背密生黄色及白色刚毛。中胸背大,两侧各有1黑褐纹。翅2对,密生短毛,不透明,后翅大于前翅;前翅的前缘黄褐色,散布有小形的褐纹,中央有1黑色大纵条,内缘及后缘皆灰褐色,有褐色棱纹,后翅深黄色,外缘暗黑色。足3对,黄色,腿节及跗节的大部为黑褐色。尾端有突出的长刺2条。幼虫略似蚕,有胸足3对,腹部有原足1对,并有腮。
成虫多出现于水边的草木上。卵产于水边的石上或草根上,幼虫孵化后入水中,用丝腺的分泌物缀合叶片、木片、砂石等造成各种管状的栖管而藏身其中,露出头,胸及足匍行于水底,食水草或小虫,渐次化蛹而为成虫。
【性味】咸,寒。
①《本经》:"味咸,寒。"
②《吴普本草》:"雷公:咸,无毒。"
③李当之《药录》:"味咸微辛。"
④《别录》:"有毒。"
【功用主治】①《本经》:"主五癃,破石淋,堕胎。内解结气,利水道,除热。"
②《别录》:"主石癃,小便不利。"
石蚕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石蚕 (《本经》) 【异名】沙虱(《本经》),石蠹虫(《别录》),石下新妇(《本草拾遗》)。 【来源】为石蚕科昆虫石蛾或其近缘昆虫的幼虫。 【动物形态】石蛾 体形如蛾,黄褐色,长约2厘米,...
相关推荐
-
石蝉草
石蝉草 (《广西药植名录》) 【异名】火伤叶、胡椒草(《广西药植名录》),散血胆、豆瓣七、散血丹、石马菜(《云南中草药...
-
神黄豆
神黄豆 (《本经逢原》) 【异名】回回豆(《药材学》)。 【来源】为豆科植物节果决明的果实。 【植物形态】节果决明 乔木。...
-
石花
石花 (《草木便方》) 【异名】石苔花(《草木便方》),乳花(《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地衣(《吉林中草药》),道立克(蒙名...
-
神曲
神曲 (《药性论》) 【异名】六神曲(《本草便读》)。 【来源】为辣蓼、青蒿、杏仁等药加入面粉或麸皮混和后,经发酵而成...
-
黄龙须
黄龙须 (《重庆草药》) 【异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植物形态详"黄桷叶"条。 【...
-
多穗蓼
多穗蓼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辣蓼、水蓼、恣恣萨曾(藏名)。 【来源】为蓼科植物多穗蓼的全草。 【植物形态】多...
-
声色草
声色草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
-
粉叶地锦
粉叶地锦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细母猪藤(《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粉叶爬山虎的根或藤茎。...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石蝉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