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乌桕根
(《陆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
【植物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
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3~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钝形,全缘,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叶柄长2~7.5厘米,顶端有2腺体。花单性,雌雄同株;总状花序顶生,密生黄色小花;雌雄花同在一花序上,但有时仅具雄花,无花瓣及花盘;雄花7朵聚生于苞腋内,苞片卵形,先端锐尖,每侧各有腺体1,萼杯状;雄蕊2,很少有3枚者;雌花生于花序的近基部,萼3,三角形,子房卵形,3室,柱头3裂,向外反卷。蒴果室背开裂;种子近球形,外被蜡层。花期4~6月。果期7~8月。
生于平原、丘陵、山地的疏林或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本植物的叶(山乌桕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后采。
【性味】《陆川本草》:"苦,寒,有微毒。"
【功用主治】利水通便,去瘀消肿。治大便秘结,白浊,跌打损伤,蛇咬伤,痔疮,皮肤湿痒。
①《陆川本草》:"去瘀,消肿,通便,清肠胃。治跌打损伤,大便热结,毒蛇咬伤。"
②《广西民间常用草药》:"治蛇伤,疮痈,皮肤湿痒,理跌打。"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鲜者1~2两);或捣汁饮。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选方】①治大便秘结:山乌桕根一两。用水煎服。
②治白浊:山乌桕根须一两,猪肉二两。用水煎服。
③治蛇咬伤:山乌桕根一两,枫木叶二两。共捣烂,用糯米水四两,调匀,取汁服。渣敷患处四周。
④治毒蛇咬伤:山乌桕一至二两,黑面叶一至二两。用水煎,冲酒服。
⑤治痔疮及皮肤湿痒:山乌桕根、铺地粘、金银花各适量。用水煎洗患处。(选方出《广西民间常用草药》)
山乌桕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山乌桕根 (《陆川本草》)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 【植物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 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具小点状皮孔。单叶互生;纸质;椭圆状卵形,长...
相关推荐
-
山猫儿
山猫儿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碟碟草(《质问本草》),桔梗兰(《中国植物图鉴》),老鼠砒、家鼠草(《福建民间草药》...
-
山荔枝果
山荔枝果 (《贵州草药》) 【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柘树的果实。植物形态详"穿破石"条。 【性味】①姚可成《食物本草》:"味...
-
山木通
山木通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冲倒山、千金拔、天仙菊(《江西草药》),蓑衣藤,万年藤(《湖南药材》),大叶光板力...
-
山柳菊
山柳菊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九里明、黄花母(《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菊科植物山柳菊的全草、根。 【植物...
-
糙叶树
糙叶树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牛筋树。 【来源】为榆科植物糙叶树的根皮及树皮。 【植物形态】糙叶树 落叶乔...
-
管南香
管南香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大百解薯、圆叶山总管、大总管(《广西中草药》),萝卜防己(《云南中草药选》),青木...
-
山麻雀
山麻雀 (《杭州药植志》) 【来源】为姜种植物蓑荷的花穗。植物形态详"蓑荷"条。 【功用主治】治咳嗽,小儿百日咳。 【选...
-
橄榄核
橄榄核 (《纲目》)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核。植物形态详橄榄条。 【药材】果核呈梭形,两头钝尖,红棕色,上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山猫儿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