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赤杨
(《吉林医科大学通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色赤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色赤杨,又名:赤杨树、水冬瓜树。
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状。高4~16米。树皮光滑,灰褐色。嫩枝褐色,有褐色毛。单叶互生。叶大而较薄,阔椭圆形、倒卵形或圆形,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有疏柔毛,边缘有浅裂和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柔荑状。果穗椭圆状卵形,呈球果状,长达2.6厘米。花期4~5月。9月果熟。
生于山溪附近及阔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中。分布我国东北等地。
【采集】春季采集,经过干燥或半干燥后切成碎片。
【药理作用】①止咳、祛痰与平喘作用
小鼠腹腔注射色赤杨树皮水煎液0.2克/只,有止咳作用,但口服上述剂量的10倍仍然无效(氨水喷雾法)。小鼠口服水煎剂2克/只或腹腔注射0.2克/公斤均能明显增加呼吸道酚红排泌量,说明有祛痰作用。豚鼠腹腔注射水煎剂20克/公斤有明显平喘作用,但口服40克/公斤仍然无效(组织胺喷雾法)。
②抑菌作用
色赤杨树皮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在0.1克生药/毫升浓度时,对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双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奈瑟氏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性味】苦涩。
【功用主治】祛痰,消炎,镇咳,平喘。治老年慢性气管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制成胶囊。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色赤杨树皮(冬、春季采集)制成浸膏粉,装入胶囊,每粒约含生药5~7.5克。每次2粒,每日3次饭后服,15天为一疗程。治疗61例,经一个疗程后,近期控制9例,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11例。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色赤杨树皮的祛痰和消炎作用较为显著,镇咳次之,而平喘作用较差。痰细胞学检查也表明本品对恢复慢性气管炎病变有一定作用。治程中未见副作用。
色赤杨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色赤杨 (《吉林医科大学通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色赤杨的树皮。 【植物形态】色赤杨,又名:赤杨树、水冬瓜树。 落叶小乔木,或大灌木状。高4~16米。树皮光滑,灰褐色。嫩枝褐色...
相关推荐
-
桑霜
桑霜 (《纲目》) 【异名】木硇(《本草经疏》)。 【来源】为桑柴灰汁经过滤、蒸发后所得的结晶状物。 【功用主治】①《纲...
-
三叶委陵菜
三叶委陵菜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别名】三爪金、地蜘蛛(《贵州草药》),三片风、软梗蛇扭、三张叶、地风子、白里金...
-
桑叶汁
桑叶汁 (《别录》) 【异名】桑叶滋、桑脂、桑滋干(《纲目拾遗》)。 【来源】为桑科植物桑的鲜叶,摘破叶脉后渗出的白色...
-
沙柳
沙柳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降马(藏名)。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沙柳的枝叶和树皮。 【植物形态】沙柳 灌木或...
-
刺桐花
刺桐花 (《本草图经》) 【异名】鹦哥花(《天中记》)。 【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的花,植物形态详"海桐皮"条。 【功用主治...
-
雀梅藤根
雀梅藤根 (《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雀梅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雀梅藤"条。 【功用主治】治鹤膝风。...
-
白菊花根
白菊花根 (《本草正》) 【异名】长生(《太清经》)。 【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根。植物形态详菊花条。 【功用主治】①《本...
-
楮树白皮
楮树白皮 (《纲目》) 【异名】焚木皮(《吴普本草》),楮树皮(《别录》),焚白皮(《千金方》),楮白皮(《圣济总录》),构皮...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桑霜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