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人中黄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人中黄 (《日华子本草》) 【别名】甘草黄(《医林纂要》),甘中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溃后的制成品。 【制法】用甘草磨成粗粉,装入一端有节的...

人中黄
(《日华子本草》)

【别名】甘草黄(《医林纂要》),甘中黄(《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甘草末置竹筒内,于人粪坑中浸溃后的制成品。

【制法】用甘草磨成粗粉,装入一端有节的竹筒内,另一端用布塞紧,松香封口,将竹筒刮去篾青,浸入清水粪坑中2~3月。一般多于冬季浸入,至翌春取出,用清水漂2~3星期,每天换水1次,至无臭为度。阴干后,劈破竹筒,取出甘草,晒干即成。

【药材】完整者呈圆柱形,外表及断面均呈暗黄色,稍粗糙,可见到甘草的纤维,纵横交织,相互凝聚,有时外表尚附有灰黄色的竹衣残片。质紧密略坚硬,表面易于剥落,有特殊气味。以干燥、不霉者为佳。

【性味】甘,寒。

①《本草汇言》:"味苦微甘,气大寒,无毒。"

②《本经逢原》:"甘咸,寒,无毒。"

③《本草求真》:"味甘,性寒。"

【归经】入心、胃经。

①《本草备要》:"入胃。"

②《玉揪药解》:"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功用主治】清热,凉血,解毒。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

①《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

②《本草蒙筌》:"治疫毒。"

③《本草经疏》:"解胃家热毒。"

④《本草备要》:"泻热,清痰火,消食积,大解五脏实热。治天行热狂,痘疮血热,黑陷不起。"

⑤《本经逢原》:"解天行狂热,温毒发斑。"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布包),2~3钱,或入丸、散。

【宜忌】《本草经疏》:"伤寒温疫非阳明实热者不宜用;痘疮非火热郁滞因而紫黑干陷倒靥者不宜用。"

【选方】①辟瘟:人中黄不拘多少,饭为丸,绿豆大,下十五丸。(《松峰说疫》人中黄丸)

②治大热发渴:人中黄兑白糖开水服。(《四川中药志》)

③治瘟疫热盛:人中黄,黄连、石膏煎服。(《四川中药志》)

④治呕血吐痰,心烦骨蒸者:人中黄为末,每服三钱,茜根汁、竹沥、姜汁和匀服之。(《丹溪心法》)

⑤治丹毒:人中黄二钱,金银花一钱五分,丹皮一钱五分,生山栀二钱。水煎,一日三次分服。(《现代实用中药》)

⑥治河豚、菌毒及一切恶疮:人中黄、酒大黄,末,等分。无灰酒服,须臾泻利,毒即随出,虽大渴,不可饮水。(《本经逢原》)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汝兰

      汝兰 (《四川中药志》) 【异名】金线吊乌龟(《四川中药志》),千金藤、山乌龟。吊金龟(《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防...

    • 三铃子

      三铃子 (《贵州民间药物》) 【别名】野豌豆、豆菜(《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豆科植物歪头菜的根或嫩叶。 【植物形...

    • 入地蜈蚣

      入地蜈蚣 (《广西药植名录》) 【别名】水娱蚣(《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七指蕨科植物七指蕨的根茎。 【植物形态】...

    • 乳香

      乳香 (《别录》) 【异名】熏陆香(《别录》),马尾香、乳头香(《海药本草》),塌香(《梦溪笔谈》),西香(《本草衍义》),天...

    • 冠果草

      冠果草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土紫菀、假菱角。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冠果草 一年生...

    • 丢了棒

      丢了棒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追风棍、赶风债(《生草药性备要》),赶风柴(《本草求原》),咸鱼头(广州部队《常用中...

    • 接骨仙桃

      接骨仙桃 (《纲目拾遗》) 【异名】接骨仙桃草(《救生苦海》),八卦仙桃(《医方集听》),蟠桃草、夺命丹、活血丹(《纲目拾...

    • 九里香根

      九里香根 (《南宁市药物志》) 【植物形态】芸香科植物九里香,祥"九里香"条。 【采集】秋季采,去净泥土,切片,晒干。...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汝兰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