苘实
(《唐本草》)
【异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苘麻"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后,打下种子,筛去果皮及杂质,贮藏于干燥处。
【药材】干燥种子呈三角形或卵状扁肾形,一端较尖,长径3.5~6毫米,短径2.5~4.5毫米,厚1.1~2毫米。表面暗褐色或灰褐色,有不明显的稀疏短毛。肾形凹陷处有线形的种脐,淡棕色。种皮坚硬,剥落后可见胚根圆柱形,下端渐尖,子叶心形,两片重叠,然后再折曲。气微味淡。以籽粒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四川、河南、江苏、湖北。此外,安徽、山西、河北、湖南等地亦产。
本品在市场上大多作冬葵子用。考历代《本草》中冬葵子、苘麻子各有专条,功用亦不相同。参见"冬葵子"条。
【化学成分】含油15~17%,其中58%为亚油酸。
【性味】《唐本草》:"味苦,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赤白痢疾,眼翳,痈肿,瘰疬。
①《唐本草》:"主赤白冷热痢,散服饮之;吞一枚,破痈肿。"
②《纲目》:"主眼翳瘀肉,起倒睫拳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入散剂。
【选方】①治赤白痢:顷麻子一两。炒令香熟为末,以蜜浆下一钱,不过再服。(《产乳集验方》)
②治目生翳膜,久不愈者:苘实,上一味为末,取仳猪肝薄切,裹药中令相著,缓火炙肝熟为散,临卧陈米饮调下二钱匕。一法酽醋为丸,每服二十丸。一法取苘实肉囊蒸一次,暴干为末,或散或蜜丸,温水下。(《圣济总录》棘实散)
③治瘰疬:茼麻果实连壳研末,每用二至三钱(小儿减量),以豆腐干一块切开,将药末夹置豆腐干内,水煎,以汤内服,以豆腐干贴患处。如无果实,可用苘麻幼苗(约五寸高上下)二至三株,作为一剂,同豆腐煮,服用法同上。(《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麻疹:苘麻子二至三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苘实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苘实 (《唐本草》) 【异名】顷麻子(《产乳集验方》),茼麻子(《圣济总录》),空麻子(《江苏植药志》),磨盘树子(《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苘麻...
相关推荐
-
青竹标根
青竹标根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青竹标的根。 【植物形态】青竹标 多年生攀援植物。叶对生或3叶轮...
-
青丝龙
青丝龙 (《湖南药物志》) 【异名】阴痧草、晒不死、阳痧草、地松杉、地青松杉、杉松兰。 【来源】为石松科植物哈氏石松...
-
秋海棠茎叶
秋海棠茎叶 (《陆川本草》) 【来源】为秋海棠科植物秋海棠的茎叶,植物形态详"秋海棠"条。 【性味】《陆川本草》:"味酸...
-
青天葵
青天葵 (《岭南采药录》) 【异名】独叶莲(《陆川本草》),独脚莲(《南宁市药物志》),珍珠叶(《广西中药志》),坠千斤、...
-
土阿魏
土阿魏 (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功用主治】...
-
爬山猴
爬山猴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红孩儿、爬地龙、爬岩龙(《贵州民间方药集》),岩蜈蚣、野海棠(《贵州民间药物》)。...
-
斑茅花
斑茅花 (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斑茅的花穗。植物形态详"斑茅"条。 【采集】夏、秋季采收。 【功用主治...
-
戟叶石苇
戟叶石苇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渣贝筝瓦(藏名)。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 【植物形态】戟叶石...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青竹标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