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楸木皮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楸木皮 (《本草拾遗》) 【异名】楸白皮(《千金方》)。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楸(《本草拾遗》),又名:金丝楸、梓桐。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耸...

楸木皮
(《本草拾遗》)

【异名】楸白皮(《千金方》)。

【来源】为紫葳科植物楸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植物形态】楸(《本草拾遗》),又名:金丝楸、梓桐。
落叶乔木,高达15米。树干耸直,枝直向上。单叶,对生叶片三角状广卵形以至广卵状椭圆形,长6~16厘米,宽6~12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截形以至阔楔形,全缘,有时近基部有5~6对尖齿,两面无毛;叶柄长2~8厘米,有时具柔毛。总状花序,呈伞房状,有花3~12朵;萼片先端有尖裂;花冠白色,钟状,2唇形,长约4厘米,上唇具2枚较小裂片,下唇具3枚较大裂片,内有紫斑点;雄蕊4,2强;子房上位,花柱1,柱头2裂。蒴果细长,长25~50厘米,宽约5毫米。种子狭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两端簇生一列长白柔毛。花期4月。果期7~8月。
生于肥沃的山地。分布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浙江、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叶(楸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

【性味】《本草拾遗》:"苦,小寒,无毒。"

【功用主治】治痈肿疮疡,痔瘘,吐逆,咳嗽。

①《本草拾遗》:"主吐逆,杀三虫及皮肤虫;煎膏粘敷恶疮疽瘘,痈肿,疳,野鸡病;除脓血,生肌肤,长筋骨。"

②《海药本草》:"主消食,涩肠下气及上气咳嗽。"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3钱。外用:捣敷或熬膏涂。

【选方】①治口吻疮:楸白皮及湿贴之三、四度。(《千金方》)

②治白癜风:楸木白皮五斤。细锉,以水五斗,煎取五升,滤去滓,却于慢火上再煎如糊膏。用不津器收。每取膏摩于所患处,日二、三上。(《圣惠方》)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秋海棠根

      秋海棠根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一口血(《分类草药性》),金线吊葫芦(《贵州民间方药集》),红白二丸、岩丸子、...

    • 青桐翠木

      青桐翠木 (《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 【异名】狗屎木。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破布木的根。 【植物形态】破布木...

    • 秋木瓜

      秋木瓜 (《滇南本草》) 【异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

    • 青兔耳风

      青兔耳风 (《四川中药志》) 【异名】走马丹(《峨嵋药植》),紫背金牛、紫背草(《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罗汉草、走马胎、...

    • 扁藤

      扁藤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腰带藤、羊带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扁骨风(《广西中草药》)。...

    • 南瓜七

      南瓜七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马蹄当归、八角乌。 【来源】为菊科植物四川橐吾的根。 【植物形态】四川橐吾 多...

    • 隔山消

      隔山消 (《纲目》) 【异名】隔山撬(《分类草药性》),隔山锹(《天宝本草》)。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耳叶牛皮消的块根。植...

    • 骡宝

      骡宝 (《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马科动物骡或耖蜴的胃结石。 【动物形态】①骡(《吕氏春秋》) 为公驴和母马的杂交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秋海棠根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