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甘草
(《闽南民间草药》)
【异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藤、黄蜂藤、生肌藤、粘雀藤(《广西中草药》),土甘草、水藤根(《福建中草药》),假忍冬藤、蝴蝶藤(《实用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茎叶。
【植物形态】毛玉叶金花
藤状小灌木。小枝被柔毛。叶对生,膜质或薄纸质,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短尖,全缘,上面秃净或被疏毛,下面被柔毛;托叶2深裂,长约5毫米,裂片线形.花顶生、无柄、稠密的伞房花序;萼被毛,其中4片线形,长3~4毫米,1片扩大为叶状,呈阔卵形至长圆形,白色,长2.5~4厘米,有柄;花冠黄色,漏斗状,长约2厘米,裂片5,外被紧贴的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喉部,花丝短;子房下位,2室。浆果球形,长8~10毫米,宽6~7.5毫米。花期夏月。
生于山坡或灌木丛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山甘草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此外,尚有玉叶金花的茎叶,亦同等人药。参见"白常山"条.
【采集】全年可采。
【性味】甘微苦,凉。
①《广西中药志)):"涩,平,"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甘淡,凉。"
③《福建中草药》:"微甘苦,凉。"
【功用主治】解表,消暑,利湿,解毒,活血。治感冒,中暑,发热,咳嗽,咽喉肿痛,暑湿泄泻,痢疾,疮疡脓肿,跌打,蛇伤。
①《广西中药志》:"煎水洗疮,有去腐生新之效。"
②《泉州本草》:"治跌打损伤、瘀血作痛,散恶疮肿毒。"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表。治流感,感冒,中暑,支气管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肠炎腹泻,蛇咬伤。"
④《广东中草药》:"清热解暑,凉血解毒。治大茶药中毒,皮肤湿疹。"
⑤《实用中草药》:"治深部脓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品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急性胃肠炎:鲜玉叶金花茎、叶一至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②治暑湿腹泻:玉叶金花二两,大叶桉树六钱。水煎,日分三次服。(《广西中草药》)
③治伏暑下痢:山甘草一至二两。水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④治湿热小便不利:玉叶金花一两,银花藤二两,车前草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⑤治恶疮肿毒:山甘草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食物中毒:鲜山甘草叶,捣绞汁灌服。(《泉州本草》)
⑦治断肠草、砒霜、磷化锌中毒:玉叶金花鲜叶三至四两捣汁,调鸡蛋白三至五个,大蓟根粉、天门冬粉各五分,先探吐后灌服,每十五分钟服一次。口渴者多饮绿豆汤。应用本品治解断肠草等中毒时,宜严密观察病情,必要时配合其他中西医抢救方法。(《福建中草药》)
山甘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山甘草 (《闽南民间草药》) 【异名】野白纸扇(《广州植物志》),白蝴蝶(《闽南民间草药》),白茶(《泉州本草》),白纸扇、凉茶藤、白头公(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凉藤、黄蜂藤、...
相关推荐
-
山慈姑花
山慈姑花 (《纲目》) 【异名】金灯花(《本草拾遗》)。 【来源】为兰科植物杜鹃兰或独蒜兰等的花。植物形态详"山慈姑"条。...
-
砂仁─缩砂蜜
砂仁──缩砂蜜 FructusAmomiXanthioidis (英)Cocklebur-likeAmomumFruit 【别名】 缩砂、绿壳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缩砂蜜Amomumvil...
-
砂生槐
砂生槐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蓟瓦(藏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砂生槐的种子。 【植物形态】砂生槐 矮而多枝的灌...
-
砂仁壳
砂仁壳 (《中药志》) 【异名】砂壳(《饮片新参》)。 【来源】为姜科植物阳春砂或缩砂的果壳。植物形态详"砂仁"条。 【药...
-
粳谷奴
粳谷奴 (《纲目》) 【来源】为水稻感染稻曲病(由黑粉科稻曲拟黑粉菌所引起)后的果穗。 【病原菌】稻曲拟黑粉菌,又名:...
-
麻秸
麻秸 (《纲目》) 【异名】脂麻秸(《摘元方》),芝麻悄(《中国医学大辞典》),油麻稿(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来源】为...
-
红辣蓼
红辣蓼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
-
单头紫菀根
单头紫菀根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植物形态详"单头紫苑"条。 【采集】夏、秋采收。...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山慈姑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