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蒲桃壳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蒲桃壳 (《纲目拾遗》)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 【植物形态】蒲桃(《罗浮志》),又名:檐木、香果、风鼓、水葡桃。 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球形,树皮平滑,淡褐色。...

蒲桃壳
(《纲目拾遗》)

【来源】为拂金娘科植物蒲桃的干燥果皮。

【植物形态】蒲桃(《罗浮志》),又名:檐木、香果、风鼓、水葡桃。
常绿乔木,高达10米。树冠球形,树皮平滑,淡褐色。单叶对生,具短柄,革质而亮,叶矩圆状披针形,长10~20厘米,宽2.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尖,全缘,侧脉下面明显,至近边缘处汇合而成一边脉。伞房花序顶生,花绿白色,径4~5厘米;萼倒圆锥形,裂片4;花瓣4,匙形;雄蕊多数,突出于花瓣之外;花柱与花丝网长。果实圆球形或卵形,直径2.5~4厘米,淡绿色或淡黄色,有宿萼,果中空,内有种子1~2颗。花期4~5月。果期6月。
喜生于近水较湿润处。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栽培。

本植物的种子(蒲桃种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切成四片,去核,晒干。

【药材】干燥果皮为不规则卷缩瓤状块片,长约2.5~4厘米,宽约1.5~2厘米。外表红棕色或棕褐色,暗淡无光泽,皱缩,并有细微皱纹;较为幼小的果实,外表具明显的圆点状皮孔。内表面浅黄棕色。果皮厚约1毫米,顶端带有宿萼,中心有细长的干枯花柱,长约0.5~1厘米。质脆易碎,遇潮稍韧。气微,味淡。以肉厚、色黄、干燥者为佳。
产云南、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化学成分】树皮含鞣质、生物碱。根皮含蒲桃碱及油树脂、生物碱等。

【药理作用】树皮及根的煎剂有收敛作用,可用于痢疾。

【性味】《本草再新》:"味甘酸,性热,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用主治】①《纲目拾遗》:"止呃忒。"

②《本草再新》:"暖胃健脾。治肺虚寒嗽,破血积疽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蒲种壳

      蒲种壳 (《药材资料汇编》) 【异名】地蒲壳、扁蒲壳(《苏州本产药材》)。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瓠子老熟的干燥果皮。植...

    • 蒲州豉

      蒲州豉 (《本草拾遗》) 【性味】①《本草拾遗》:"味咸,无毒。" ②《纲目》:"咸,寒,无毒。" 【功用主治】《本草拾遗...

    • 七叶胆

      七叶胆 (《中草药通讯》2:24,1972) 【别名】小苦药、公罗锅底、遍地生根。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绞股蓝的根状茎或全草。...

    • 朴消

      朴消 (《本经》) 【异名】朴硝石(《吴普本草》),消石朴(《别录》),海末(《石药尔雅》),朴硝(《局方》),盐消、皮消、水...

    • 荚娠子

      荚娠子 (《唐本草》)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荚娠的果实。植物形态详"荚娠"条。 【性味】《唐本草》:"味甘。" 【功用主治】...

    • 扶芳藤

      扶芳藤 (《本草拾遗》) 【异名】滂藤(《本草拾遗》),岩青杠、岩青藤、万年青(《贵州民间药物》),卫生草、千斤藤、山百...

    • 红背酸藤

      红背酸藤 (《陆川本草》) 【异名】头林沁(《广州植物志》),酸藤木(《陆川本草》),黑风藤、风莓、酸藤(《广西中药志》...

    • 瓶尔小草

      瓶尔小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独叶一枝枪(《百草镜》),一支箭、单枪一支箭、蛇舌草(《贵州民间方药集》),蛇吐...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蒲种壳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