蟛蜞菊
(《本草求原》)
【异名】马兰草、蟛蜞花、路边菊(《生草药性备要》),水兰(《广西药植名录》),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或根。
【植物形态】蟛蜞菊
多年生草本,矮小,匍匐状,被短而压紧的毛。叶对生;矩圆状披针形,长2.5~7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基部狭而近无柄,边近全缘或有锯齿,主脉3条。头状花序,具长柄,腋生或顶生,花序直径约1.8厘米;总苞片2列,披针形或矩圆形,长8~10毫米,内列较小;花托扁平;边缘舌状花1列,雌性,黄色,约10~12朵;中央管状花,两性,先端5裂齿。瘦果扁平,无冠毛。花期夏季。
多生于沿海地区的水沟边或湿地上。分布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药理作用】全草的水提取物腹腔注射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性味】①《本草求原》:"甘淡,微寒。"
②《福建中草药》:"微咸,凉。"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消肿。治白喉,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
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疮,清热,咄脓,穿疮,并疬、痔。其根能脱牙。"
②《广西药植名录》:"破瘀,消肿。治跌打,腹痛,风湿。"
③《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白喉,百日咳,肺痨发热咳嗽,痢疾,肝火旺盛,烦热不眠,咽喉肿痛,齿龈炎。"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或捣汁含漱。
【选方】①预防白喉:㈠鲜蟛蜞菊五钱至一两。水煎服,连服三天。㈡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液四分之一的醋,喷咽或漱口,日一至二次,连用三天。(《福建中草药》)
②治白喉:鲜蟛蜞菊二两,甘草二钱,通草五分。水浓煎服,日一至四剂。另用鲜蟛蜞菊捣烂绞汁,加相当于药量四分之一的醋,用棉签蘸药液涂抹伪膜,日二至三次。(《福建中草药》)
蟛蜞菊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蟛蜞菊 (《本草求原》) 【异名】马兰草、蟛蜞花、路边菊(《生草药性备要》),水兰(《广西药植名录》),卤地菊、黄花龙舌草、黄花曲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蟛蜞菊的全草...
相关推荐
-
硼砂
硼砂 (《日华子本草》) 【异名】大朋砂(《丹房鉴源》),蓬砂、鹏砂(《日华子本草》),月石(《三因方》),盆砂(《纲目》...
-
枇杷花
枇杷花 (《纲目》) 【异名】土冬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的花,植物形态详"枇杷"条。 【化...
-
砒霜
砒霜 (《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砒石经升华而得的精制品,参见"砒石"条。 【制法】《本草衍义》:"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
-
披麻草
披麻草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大理藜芦的全草。植物形态详"披麻草根"条。 【采集】秋季采收,洗...
-
鲤鱼鳞
鲤鱼鳞 (《食疗本草》) 【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鳞片,动物形态详"鲤鱼"条。 【化学成分】鱼鳞是皮肤的真皮生成的骨质...
-
马蹄根
马蹄根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异名】马蹄蕨。 【来源】为莲座蕨科植物大莲座蕨的根状茎。 【植物形态】大莲座蕨 植...
-
毛薯
毛薯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参薯、黎洞薯、大薯、薯子(《广州植物志》),脚板薯、鸡窝薯(《南宁市药物志》),红毛...
-
南蛇藤叶
南蛇藤叶 (《中国药植志》)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南蛇藤"条。 【化学成分】含5种黄酮甙:山柰酚...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硼砂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