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肚藤
(《岭南采药录》)
【异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岭南采药录》),左扭藤(《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扭肚藤
藤状灌木,高2~4米。小枝微有毛。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长3~7厘米,宽1.5~3厘米,先端短尖或钝尖,基部浑圆、截头状或稍心形,被微毛或近秃净或沿背脉上有柔毛,具短柄。聚伞花序稠密,常生于侧枝之顶,多少被柔毛;花柄极短,长2~3毫米,被疏毛或近秃净;萼被毛,裂片线形,长5~10毫米;花冠白色,芳香,高脚碟状,管长约2~3厘米,裂片矩圆形,长6~10毫米;雄蕊2,内藏;子房上位,2室。果球形,直径约4毫米。花期7月。
野生,常攀援于灌木丛中。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夏、秋采收嫩枝叶,切段晒干。
【药材】干燥茎圆柱形,多截成长约3~5厘米的段落,粗约1~5毫米;幼枝茶褐色被疏毛,或近光滑,节部稍膨大。质坚,断面粗糙,木部白色,中央具明显的髓部或形成空洞。叶茶褐色,对生,卵状披针形,全缘,质薄而脆,易碎。以叶多、茶褐色、枝少者为佳。
产于广东等地。
【性味】《岭南草药志》:"味微苦,性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治湿热腹痛,肠炎,痢疾,四肢麻痹肿痛,瘰疬,疥疮。
①《岭南采药录》:"治湿热腹痛,大便不畅,煎服。煎汤洗疮疥。"
②《岭南草药志》:"清利湿热及消滞。"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肠炎,痢疾,消化不良,风湿性关节炎,跌打骨折。"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选方】①治湿热腹痛:扭肚藤五钱,阮生龙五钱,乌臼树三钱,红救主三钱,七枝莲三钱,独脚柑三钱,槐花米三钱。水煎服。
②治四肢麻痹肿痛:假素馨适量,与猪蹄煎汤服。
③治鼠疬:白花茶叶、老鼠柏。二味共炖酒内服,其渣外敷。
④治牙箧蛇(牙箧附近患淋巴管炎,很快令牙关不能开合):扭肚藤叶五钱,不七草五钱.水瓜叶五钱,白菊花五钱。捣烂取水服,药渣加三黄散敷患处。
⑤治乳疮:扭肚藤一两,赶狗章二钱。水煎服。
⑥治流血不止:扭肚藤晒干研末密封,适量内服或外用。(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扭肚藤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扭肚藤 (《岭南采药录》) 【异名】白花茶、假素馨、青藤仔花(《岭南采药录》),左扭藤(《岭南草药志》)。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扭肚藤的嫩茎叶。 【植物形态】扭肚藤 藤状灌木,高2~4米...
相关推荐
-
牛脂
牛脂 (《纲目》) 【来源】为牛抖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脂肪。动物形态详"牛肉"条。 【性味】《纲目》:"甘,温,微毒。" 【功...
-
女儿红叶
女儿红叶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云南勾儿茶的叶。植物形态详"女儿红根"条。 【功用主治】①《分类草药...
-
扭筋草
扭筋草 (《湖南药物志》) 【异名】老鸦酸。 【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紧密酢浆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紧密酢浆草 多年生...
-
女贞皮
女贞皮 (《本草图经》) 【异名】女贞树皮(《本草蒙筌》)。 【来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树皮。植物形态详"女贞子"条。 【...
-
番木瓜叶
番木瓜叶 (《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番木瓜科植物番木瓜的叶,植物形态详"番木瓜"条。 【化学成分】叶含番木瓜碱、...
-
鸬鹚骨
鸬鹚骨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鸬鹚科动物鸬鹚的骨,动物形态详"鸬鹚"条。 【功用主治】陶弘景:"主鱼鲠。" 【选方...
-
百草霜
百草霜 (《本草图经》) 【异名】灶突墨(《千金方》),灶突中尘(《外台秘要方》),灶额上墨(《本草图经》),灶烟煤、灶煤...
-
曼陀茄根
曼陀茄根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茄科植物曼陀茄的根。 【植物形态】曼陀茄,又名:向阳花、茄参。 多年生草本,高...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牛脂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