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草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四方草、小叶蛇针草、铺地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四方拳草、蛇通管、气痛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母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母草
一年生草本,高8~20厘米,披散,多分枝,秃净或稍被疏毛,叶对生,具短柄;叶片卵形,长8~15毫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阔楔形或浑圆,有极疏的锯齿。花腋生,或在上部的为总状花序;花柄长1~3厘米;萼5裂,绿色或淡紫色,膜质,有脉5条,裂片短尖;花冠管圆筒状,长约8毫米,2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紫色雄蕊4;子房上位。蒴果长椭圆形或卵形,藏于宿萼内。花期7月。
生于沟边、水田中。分布我国南部。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淡,凉。"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急、慢性菌痢,肠炎,痈疖疔肿。
①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治细菌性痢疾,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蛇咬伤。"
②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治感冒,肝炎,肾炎水肿,痈疮,疔毒。"
③《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乳痈,胃癌。"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湎,1~3钱(鲜者1~2两);研未或浸酒。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急性泻痢或伴发热:母草一两,甘葛五钱,马齿苋、陈茶叶各适量同炒,煎服。(《庐山中草药》)
②治慢性菌痢:鲜母草二至三两,鲜凤尾草、鲜野苋菜各一两。水煎,分二次服。(江西《草药手册》)
③治慢性肾炎:母草二两,鲜马齿苋三斤,酒二斤。浸三天后启用,每服十五毫升,每日三次。(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疖肿:母草和食盐少许(溃疡加白糖少许),捣烂敷患处。(《庐山中草药》)
母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母草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四方草、小叶蛇针草、铺地莲(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四方拳草、蛇通管、气痛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玄参科植...
相关推荐
-
绵三七
绵三七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草仔薯(《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鸡心矮陀陀(《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球根...
-
母猪半夏
母猪半夏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三步莲(《广西药植名录》)。岩芋、独叶半夏、红半夏、山半夏、小独脚莲(《昆...
-
棉花子
棉花子 (《百草镜》) 【异名】木棉子(《本草经疏》),棉花核(《兰台轨范》)。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的种子。植物形...
-
木豆
木豆 (《中药鉴定参考资料》) 【异名】豆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观音豆(《泉州本草》),树豆(《广西药植名录》...
-
建兰叶
建兰叶 (《纲目拾遗》) 【来源】为兰科植物建兰的叶片,植物形态详"建兰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用。 【性...
-
鹅绒藤
鹅绒藤 (《宁夏中草药手册》) 【异名】羊奶角角,牛皮消。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鹅绒藤茎中的白色乳汁。 【植物形态】鹅...
-
枳壳
【中药名称】枳壳(《雷公炮炙论》)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橘、酸橙、香圆或玳玳花等将近成熟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枸橘、...
-
马鞍藤根
马鞍藤根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旋花科植物鲎藤的根。植物形态详"马鞍藤"条。 【功用主治】治风火牙痛,关节风...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绵三七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