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马陆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马陆 (《本经》) 【异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宛、蛆乡、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宛虫(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陀(《尔雅...

马陆
(《本经》)

【异名】蛟(《庄子》),百足(《本经》),马宛、蛆乡、马蚰(《方言》),马蠲(《说文》),秦渠(《淮南子》高诱注),飞宛虫(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陀(《尔雅》郭璞注),千足(《雷公炮炙论》),刀环虫(《唐本草》),百节虫(《圣惠方》),蛩(《纲目》),千脚虫(《分类草药性》),篦子虫、锅耳朵(《贵州民间方药集》),大草鞋虫(《四川中药志》),百脚陆(《泉州本草》)。

【来源】为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或其它马陆类动物的全虫。

【动物形态】约安巨马陆
体长圆形,表面光滑。长约12厘米,宽约7毫米,全体由多数环节组成,从颈板到肛节,约有体节64个。头部两侧有许多单眼,集合成2团,形似复眼。触角1对,有毛,长约5毫米。口器包括大小颚各1对,小颚愈合成为颚唇。体背面黑褐色,后缘淡褐色,前缘盖住部分淡黄色。颈板半圆形,深褐色。第2~4节为胸部,每节各有步肢1对;第5节以下为腹部,除末节外,每节有步肢2对。雄虫在第7节上的步肢变为生殖肢。自第6背板后各体节的两侧,有臭腺孔。幼虫环节少,足仅3对,每脱皮1次,则体节和足陆续增加。
多栖于阴湿地区,食草根及腐败的植物,触之则蜷缩不动,并放出恶臭。全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

【炮制】《雷公炮炙论》:"凡使(马陆),收得后,糠头炒,令糠头焦黑,取马陆出,用竹刀刮足去头了,研成末用之。"

【性味】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有毒。"

【功用主治】破积;解毒.治百瘕,痞满,痈肿,毒疮。

①《本经》:"主腹中大坚百,破积聚,瘪肉恶疮,白秃。"

②《别录》:"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③《纲目》:"辟邪疟。"

④《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痒疮,敷鱼口痈毒。"

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风,去风湿。"

【用法与用量】外用:熬膏、研末或捣敷。

【宜忌】有毒,内服宜慎。

【选方】①治鼻息肉: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泉州本草》)

②治蛾子:马陆、鲜赤葛。共捣烂,敷颈部。(《四川中药志》)

③治一切疮毒:马陆、滚山珠、癞疙宝、乌梢蛇、壁虎、蜈蚣。共以桐油熬膏,外贴。(《四川中药志》)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满江红根

      满江红根 (《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满江红科植物满江红的根,植物形态详"满江红"条。 【功用主治】《贵州民间方...

    • 马骝卵

      马骝卵 (《陆川本草》) 【异名】蕨薯(《广西药植图志》),凤凰蛋、落地珍珠(《陆川本草》),麻雀蛋、凉水果(《四川中药志...

    • 马乳

      马乳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乳汁。原动物详"马肉"条。 【性味】甘,凉。 ①《别录》:"冷。" ②《药性...

    • 马肉

      马肉 (《别录》) 【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动物形态】马(《诗经》) 体长约1.5~2.5米,高约1~1.5米。毛色随种类而不同...

    • 榧子

      榧子 (《唐本草》) 【异名】彼子(柀子)(《本经》),榧实(《别录》),罴子(陶弘景),玉山果(《东坡诗集》),赤果、玉榧(《日...

    • 饿蚂蝗

      饿蚂蝗 (《中国药植提要》) 【异名】红掌草(《峨嵋药植》),山豆根、烂玉树、大红袍(《贵州草药》),山蚂蝗、粘身草(《广...

    • 龙船花

      龙船花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卖子木(《唐本草》),红绣球、山丹(《学圃杂疏》),五月花(《生草药性备要》),映山...

    • 绿衣枳壳

      绿衣枳壳 FructusPoniciriTrifoliataeImmaturus (英)ImmatureTrifoliate-orangeFruit 【别名】 枸橼、臭橼、枳、枸橼李。 【来源】 为芸香科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满江红根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