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茎
(《唐本草》)
【异名】苇茎(《千金方》),嫩芦梗(《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植物形态详"芦根"条。
【采集】夏、秋采取。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38.64~40.98%,戊聚糖17.27~19.66%,木质素32.42~30.36%,灰分2.20~2.00%,水分9.47~7.00%。
【性味】甘,寒,无毒。
【归经】入心、肺。
【功用主治】治肺痈烦热。(性味以下出《纲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鲜者2~4两)。
【选方】治咳有微热,烦满,胸心甲错,是为肺痈:苇茎二升(切,以水二斗,煮取五升,去滓),薏苡仁半升,槐仁三十枚,瓜瓣半升。细切,纳苇汁中,煮取二升,服一升,当有所见吐脓血。(《千金方》苇茎汤)
芦茎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芦茎 (《唐本草》) 【异名】苇茎(《千金方》),嫩芦梗(《现代实用中药》)。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植物形态详"芦根"条。 【采集】夏、秋采取。 【化学成分】含纤维素38.64~4...
相关推荐
-
卤碱
卤碱 (《纲目》) 【异名】卤咸(《本经》),卤盐、寒石(《吴普本草》)。 【来源】为盐卤凝结而成的氯化镁等物质的结晶。...
-
陆英
【中文名】陆英(《本经》) 【类别】全草类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所的花。植物形态详"蒴所"条。 【化学成份】含氯原酸...
-
芦竹根
芦竹根 (《四川中药志》) 【异名】芦荻头(《岭南采药录》),楼梯杆(《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竹的根茎。...
-
蒌油
蒌油 (《纲目拾遗》) 【异名】蒌叶油(《纲目拾遗》)。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韶酱之叶经蒸馏而得的芳香油。植物形态详"韶...
-
孩儿茶
孩儿茶 (《饮膳正要》) 【异名】乌爹泥、乌垒泥、乌丁泥(《纲目》),西谢(《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 【来源】为豆科植物...
-
虎爪
虎爪 (《泉州本草》) 【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爪甲。动物形态详"虎骨"条。 【功用主治】治脱骨疽,磨醋抹患处,频抹有效...
-
大草寇
大草寇 FructusAlpiniaeZerumbet (英)BeautifulGalangalFruit 【别名】 土砂仁、假砂仁。 【来源】 为姜科植物艳山姜的果实。 【植物...
-
倒吊蜡烛
倒吊蜡烛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神仙蜡烛(《广州植物志》),墨柱根、章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卤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