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利叶
(《岭南采药录》)
【异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叶(《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叶。
【植物形态】龙利叶
常绿小灌木,高达40厘米。小枝蜿蜒状,有不明显的小柔毛。叶互生,具短柄;卵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2.5~3.5厘米,先端钝而有小凸尖,基部短尖或近浑圆,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榄绿色,中脉基部初被微柔毛,后变秃净;托叶小,三角形,老熟时草黄色。花单性,暗紫色,丛生于叶腋内或排成一极短的总状花序;花柄稍较花萼为短或略长;雌花萼6裂。裂片宽2~3毫米,外面3枚近匙形,钝头,内面3枚阔倒卵形,稍小;子房3室,花柱3,纤细,广2歧;雄花萼6裂,较小,与雌花同形,雄蕊3,花丝结合,药椭圆状。蒴果具垣柄,状如豌豆,几为增长的宿萼所包藏。
广东、广西有栽培。
本植物的花(龙利叶花)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5~6月开始,摘取青绿色的老叶,哂干。通常每株每次可采叶4~5片,每隔15天左右采一次。
【药材】干燥叶呈卵状或倒卵状披针形,似舌状,先端钝或浑圆而有小尖,基部短尖近圆形,全缘,枯黄色或黑绿色,叶背中脉突出,侧脉羽状,网脉子近边缘处合拢。纸质,较厚。气微,味淡。以片大、完整者佳。
产于广东,广西。
【性味】①《陆川本草》:"性平,味淡。"
②《南宁市药物志》:"甘,平。"
【功用主治】①《陆川本草》:"清肺,治肺热咳嗽。"
②《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
【选方】①治痰火咳嗽:龙利叶和猪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②治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炎,支气管哮喘:龙舌叶二至四钱(鲜用三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龙利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龙利叶 (《岭南采药录》) 【异名】龙舌叶、龙味叶(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龙?叶(《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龙利叶的叶。 【植物形态】龙利叶 常绿小灌木,高达40厘米...
相关推荐
-
龙珠根
龙珠根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茄科植物龙珠的根茎,植物形态详"龙珠"条。 【功用主治】《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
-
龙船花茎叶
龙船花茎叶 (《本草图经》) 【来源】茜草科植物龙船花的茎叶,植物形态详"龙船花"条. 【采集】全年可采。 【化学成分】叶...
-
菱叶
菱叶 (《滇南本草》) 【来源】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叶。植物形态详"菱"条。 【功用主治】①《滇南本草》:"晒干为...
-
柳叶
柳叶 (《本经》)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叶。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采集】春,夏采收。 【化学成分】含4.93%鞣质(干...
-
钩栗
钩栗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叶槠(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钩栲的果实。 【植物形态】钩栲...
-
滇鸡骨常山
滇鸡骨常山 (《中药材品种论述》)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鸡骨常山的枝叶。 【植物形态】鸡骨常山(《植物名实图考》),...
-
龙须草1
龙须草1 (《纲目拾遗》) (异名l野席草(《纲目拾遗》),野灯芯草、马棕根,野马棕、野灯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鬼尖头...
-
光板猫叶草
光板猫叶草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大叶火焰草的叶及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火焰草,又名:荷莲...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龙珠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