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
(《本经》)
【异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③《滇南本草图说》:"味甘苦淡,平。"
【功用主治】祛风,利湿,止血,散瘀。治风水,黄疸,咳血,吐血,便血,血淋,妇女经闭,齿痛。
①《本经》:"主风水,黄疸,面热黑。"
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吐血,咯血,咳血,唾血,下血,血淋,一切血症。"
③《品汇精要》:"主齿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捣汁,或研末,1~3钱。外用:研末或烧存性撒。
【选方】①治室女发热经停:柳花五、七钱,紫草一两二钱,升麻九钱,归身七钱半。上为末。每服七钱,葡萄煎汤调下。(《赤水玄珠》)
②治走马牙疳:杨花烧存性,入麝香少许搽。(《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名家论述】《纲目》:"《本经》主治风水黄疸者,柳花也。《别录》主治恶疮,金疮,溃痈,逐脓血;《药性论》止血疗痹者,柳絮及实也。花乃嫩蕊,可捣汁服,子与絮连,难以分别,惟可贴疮、止血、裹痹之用,所谓子汁疗渴者,则连絮浸渍,研汁服之尔。又崔实《四民月令》,言三月采絮愈疾,则入药多用絮也。"
柳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柳花 (《本经》) 【异名】杨花(《摘元方》),柳椹(《岣嵝神书》),柳蕊(《纲目拾遗》)。 【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花。植物形态详"柳枝"条。 【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寒。...
相关推荐
-
列当
【中文名】列当(《开宝本草》) 【类别】全草类 【异名】栗当(《食医心镜》),草苁蓉(《唐本草》),花苁蓉(《日华子本草》...
-
柳屑
柳屑 (《纲目拾遗》) 【异名】柳托绩《圣惠方》),柳蛀粪(《圣济总录》)。 【来源】为垂柳蛀孔中的蛀屑。 【功用主治】《...
-
琉璃草根
琉璃草根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倒提壶、大赖毛子。 【来源】为紫草科植物展枝倒提壶的根。 【植物形态】...
-
临时救
临时救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黄花草、九莲灯、匍地龙(《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报春花科植物胡氏排草的全草...
-
南五味子叶
南五味子叶(《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叶。植物形态详红木香条。 【采集】全年可采。 【功...
-
凤尾草
凤尾草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井口边草(《本草拾遗》),小金星风尾、铁脚鸡(《履?岩本草》),山鸡尾,井茜(《生草...
-
浮小麦
浮小麦(《本草汇言》) 【异名】浮水麦(《本草蒙筌》),浮麦(《纲目》)。 【来源】为干瘪轻浮的小麦,水淘浮起者。植物形...
-
胡椒
胡椒 (《唐本草》) 【异名】昧履支(《百阳杂俎》),浮椒(《东医宝鉴》),玉椒(《通雅》)。 【来源】为胡椒科植物胡椒的果...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列当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