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实
(《本经》)
【异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性味】辛,温。
①《本经》:"味辛,温。"
②《别录》:"无毒。"
③《本经逢原》:"咸,微温,无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温中利水,破瘀散结。治吐泻腹痛,百积痞胀,水气浮肿,痈肿疮疡,瘰疬。
①《本经》:"主明目,温中,耐风寒,下水气,面目浮肿,痈疡。"
②《药性论》:"归鼻,除肾气,兼能去疬疡。"
③孟诜:"通五脏拥气。"
④《本经逢原》:"治消渴去热,及瘰疬、癖痞、腹胀,皆取其散热消积之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研末或绞汁。外用:煎水浸洗或研末调涂。
【宜忌】①《药性论》:"蓼实,多食吐水,拥气损阳。"
②张寿颐:"蓼实,破瘀消积,力量甚峻,最易堕胎,妊妇必不可犯;亦有血气索虚,而月事涩少,非因于瘀滞者,亦不可误与。"
【选方】①治交接劳复,阴卵肿,或缩入腹,腹中绞痛,或便绝:蓼子一大把。水按取汁,饮一升。干者浓取汁服之。(《补缺肘后方》)
②治霍乱烦渴:蓼子一两,香豉二两。每服二钱,水煎服。(《圣惠方》)
③治小儿头疮:蓼实捣末,和白蜜、鸡子白涂上。(《药性论》)
④治蜗牛虫咬,毒遍身者:蓼子煎水浸之。(《本草拾遗》)
蓼实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蓼实 (《本经》) 【异名】蓼子(《补缺肘后方》),水蓼子(《东医宝鉴》)。 【来源】为蓼科植物水蓼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水蓼"条。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置通风干燥处。...
相关推荐
-
亮叶桦根
亮叶桦根 (《贵州草药》) 【异名】狗啃木(《贵州草药》)。 【来源】为桦木科植物亮叶桦的根。 【植物形态】亮叶桦,又名...
-
菱
菱 (《别录》) 【异名】蕨?(《尔雅》),水栗(《风俗通》),芰(《尔雅》郭璞注),芰实(《别录》),菱角(《周礼义疏》),水菱...
-
蓼子草
蓼子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小毛蓼(《种子植物名称》),小蓼子草、红蓼子(《四川中药志》)。 【来源】为蓼科植物细...
-
林背子
林背子 (《贵州草药》) 【异名】野漆树根(《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木蜡树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
-
艾叶
艾叶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
-
昆明鸡血藤
昆明鸡血藤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网络鸡血藤(《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黄藤、蓝藤(《湖南野生植物》),硬壳藤...
-
佛手柑根
佛手柑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根。植物形态详佛手柑条。 【采集】9~10月挖取,晒干。 【...
-
打火草
打火草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香青。 【来源】为菊科植物尼泊尔香青的全草。 【植物形态】尼泊尔香青 多年生草...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亮叶桦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