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参
(《滇南本草》)
【异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拐棍参(《滇南本草》整理本),罐罐草、蛇须草、沙参草、破石珠(《四川中药志》),鼓捶草(《重庆草药》),金线草、天蓬草、葫芦草(《闽东本草》),霸王草、一窝鸡、小绿细辛(《贵州民间药物》),寒草(《福建中草药》)。
【来源】为桔梗科植物兰花参的根或带根全草。
【植物形态】兰花参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直根较粗壮,甚长,侧根较多,淡黄色。茎细弱,直立或甸甸。叶互生,倒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约2厘米,先端短尖,边缘有疏生浅锯齿,基部延长,两面疏生细毛,无柄。花单生枝顶,淡蓝色;花梗细长;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直立;花冠蓝色,钟形,深5裂;雄蕊5,花丝近基部膨大,花药长椭圆形;雌蕊1,子房下位,倒圆锥形,3室,胚珠多数,花柱细长,柱头3裂。蒴果,倒圆锥形,长约7毫米,基部狭窄成果柄,成熟时草黄色,由顶端萼齿间开裂。种子多数,细小,长椭圆形,黑褐色,有光泽。花期3~4月。果期5月。
生于路边、石坎、沙地或石缝间。分布华东和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采集】夏季采收,晒干。
【性味】《滇南本草》:"性平,味甘微苦。"
【归经】《滇南本草》:"入脾、心。"
【功用主治】补虚,解表。治虚损劳伤,咳血、衄血,自汗、盗汗,妇女白带,伤风咳嗽,胃痛,泻痢,刀伤。
①《滇南本草》:"补虚损,止自汗、盗汗,又止妇人白带。""调养元气,治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益气滋阴。"
②《质问本草》:"治感冒风寒湿气,发散之品。"
③《湖南药物志》:"补脾胃,益肺肾,祛痰,杀虫,止血。"
④《闽东本草》:"解表清热,化痰止嗽。治风热喘嗽,咳血,衄血,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⑤《贵州民间药物》:"捣烂敷,治刀伤,接骨;煎水服,治胃寒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5钱(鲜者1~2两)。外用:捣烂敷。
【选方】①治产后失血过多,虚损劳伤,烦热,自汗,盗汗,妇人白带:兰花参五钱。嫩母鸡一只,去肠,入参于内,水煮烂服之。惟弱极者,同牙猪精肉炖用亦可。(《滇南本草》)
②治肺痨:细叶沙参、野鸡泡。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③治伤风咳嗽:细叶沙参根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小儿惊风:兰花参全草四钱。开水炖服。(《闽东本草》)
⑤治痢疾初起:鲜兰花参二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⑥治虚火牙痛:兰花参全草五钱,鸡蛋一个,冰糖五钱。加水适量炖服。(《闽东本草》)
兰花参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兰花参 (《滇南本草》) 【异名】土参(《滇南本草》),细叶沙参、金线吊葫芦(《质问本草》),娃儿草、乳浆草(《植物名汇》),蓝花参、蓝花草(《滇南本草图谱》),拐棍参(《滇南本草》整理...
相关推荐
-
苦苣
苦苣 (《嘉祐本草》) 【异名】野苣(《千金食治》),褊苣(《嘉祐本草》),兔仔菜(《广州植物志》)。 【来源】为菊科植物兔...
-
苦竹茹
苦竹茹 (《食疗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茎秆除去外皮后刮下的中间层。植物形态详"苦竹叶"条。 【采集】详"竹...
-
苦葵鸦葱
苦葵鸦葱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又枝鸦葱、女苦奶(《内蒙古中草药》),羊奶及及、散枝鸦葱(《中国沙漠地...
-
库页悬钩子
库页悬钩子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蔷薇科植物库页悬钩子的茎叶。 【植物形态】库页悬钩子 小灌木,幼枝有硬...
-
虎尾轮
虎尾轮 (《闽南民间草药》) 【异名】狐狸尾、猫尾草(《广西中药志》),统天草(《闽南民间草药》),大本山菁、古钱窗草、...
-
稻草
稻草 (《滇南本草》) 【异名】稻穰(《广雅》),稻藁(《崔氏纂要方》),稻杆(刘禹锡《传信方》),禾秆(《纲目》)。 【来源...
-
川贝母―太白贝母
川贝母―太白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Taipaiensis (英) TaipeiFritillaryBulb 【别名】 尖贝。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太白贝母Fritillar...
-
刺榆
刺榆 (《本草拾遗》) 【异名】枢(《诗经》),撬(《尔雅,),柘榆、梗榆(《广雅》),钉枝榆(《中国树木分类学》),刺梅(《...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苦苣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