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床
(《本经》)
【异名】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品汇精要》),小青草(《百草镜》),蜻蜒草、苍蝇翅(《纲目拾遗》),鼠尾红(《台湾植物名录》),瓦子草(《中国药植志》),五累草(《南京民间药草》),六角仙草(《福建民间草药》),观音草、疳积草、肝火草、倒花草(《江西民间草药》),山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四季青、蚱蜢腿(《浙江民间草药》),野万年青、毛泽兰(《四川中药志》),屈胶仔、麦穗红(《闽东本草》),六角英、大鸭草(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六方疳积草(《江西草药》),蛇食草、水竹笋(《上海常用中草药》),麦穗癀、鼠尾癀(《福建中草药》),阴牛郎(《江苏药材志》)。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爵床的全草。
【植物形态】爵床
一年生匍匐草本,高15~30厘米。茎方形,或具4~6梭,绿色,表面被灰白色细柔毛,尤以棱上较密,节稍膨大。叶对生;卵形、长椭圆形或广披针形,全缘,先端尖,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均有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约2.5厘米;花小,萼片5,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呈白色薄膜状,外围有苞片2枚,形状与萼同;花冠淡红色或带紫红色,较萼略长,上部唇形,上唇先瑞2浅裂,下唇先端3裂较深;雄蕊2枚着生于花筒部,花丝基部及着生处四周有细绒毛,药2室,1室不孕,并呈距状而下垂;雌蕊1,有毛,子房卵形,2室,花柱丝状,柱头头状,不明显。蒴果线形,先端短尖,基部惭狭,全体呈压扁状,淡棕色,表面上部具有白色短柔毛。种子卵圆形而微扁,径约1毫米,黑褐色,表面具有网状纹凸起。花期8~11月。
生于旷野草地和路旁的阴湿处。分布山东、浙江、江苏、江西、湖北、四川、云南、广东、福建及台湾等地。
【采集】立秋后采收,晒干。
【化学成分】全草含生物碱。还含有爵床定C和D等木脂体。
JusticiaprocumbensL.var.leucanthaHonda含爵床定A、B,山荷叶素,新爵床辛A、B,台湾杉素E甲醚,爵床辛,异爵床辛。
【性味】咸辛,寒。
①《本经》:"咸,寒。"
②《别录》:"无毒。"
③《纲目》:"微辛。"
【归经】《闽东本草》:"入肝、胆二经。"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滞,活血止痛。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疟疾,痢疾,黄疸,肾炎浮肿,筋骨疼痛,小儿疳积,痈疽疔疮,跌打损伤。
①《本经》:"主腰脊痛不可着床,俯仰艰难,除热,可作浴汤。"
②《唐本草》:"疗血胀下气。"
③《本草汇言》:"解毒,杀疳,清热。治疳热,退小儿疹后骨蒸,止血痢,疗男子酒积肠红。"
④《纲目拾遗》:"理小肠火。治小儿疳积,赤目肿痛,伤寒热症,时行咽痛。"
⑤《福建民间草药》:"解疔疮痈疽毒。"
⑥《四爪中药志》:"除风清热,止咳嗽。治风湿头痛及腰痛。"
⑦《闽东本草》:"退寒热,利水湿,截疟疾,疗淋疝,解烦热。"
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滞散瘀。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小儿疳积,乳痈,肝炎,跌打损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1.5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①《本草汇言》:"过服亦克脾气。"
②《闽东本草》:"脾胃虚寒,气血两虚者不宜。"
【选方】①治感冒发热,咳嗽,喉痛:爵床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②治疟疾:爵床一两。煎汁,于疟疾发作前三至四小时服下。(《上海常用中草药》)
③治钩端螺旋体病:爵床(鲜)八两。捣烂,敷腓肠肌。(《云南中草药》)
④治酒毒血痢,肠红:小青草、秦艽各三钱,陈皮、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本草汇言》)
⑤治黄疸,劳疟发热,翳障初起:小青草五钱,煮豆腐食。(《百草镜》)
⑥治肾盂肾炎:爵床三钱,地?、凤尾草、海金砂各五钱,艾棉桃(寄生艾叶上的虫蛀球)十个。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⑦治乳糜尿:爵床二至三两,地锦草、龙泉草各二两,车前草一两半,小号野花生、狗肝菜各一两(后二味可任选一味,如龙泉草缺,狗肝菜必用)。上药加水1500~2000毫升,文火煎成400~600毫升,其渣再加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300~400毫升,供患者多次分服,每日一剂,至少以连续三个月为一个疗程,或于尿转正常后改隔日一剂,维持三个月,以巩固疗效。(《全展选编?传染病》)
⑧治肝硬化腹水:小青草五钱。加猪肝或羊肝同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⑨治筋骨疼痛: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⑩治疳积:小青草煮牛肉、田鸡、鸡肝食之。(《纲目拾遗》)
⑾治雀目:鸡肝或羊肝一具(不落水),小青草五钱。安碗内,加酒浆蒸熟,去草吃肝。加明雄黄五分尤妙。(《百草镜》)
⑿治口舌生疮:爵床一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⒀治痈疽疮疖:小青草捣烂敷。(《本草汇言》)
⒁治瘰疬:爵床三钱,夏枯草五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民间草药》)
⒂治跌打损伤:爵床鲜草适量。洗净,捣敷患处。(《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小儿肾炎
取鲜麦穗红煎汤分次频服。1~5岁每日1~1.5两,5~10岁1.5~2.5两;10岁以上3两。如用干品可减至50~70%。观察10例,痊愈9例,好转1例。一般2~3天小便即见清利,浮肿逐渐消退。
②治疗结核性肛瘘
用六角仙草0.5~1两,苦刺(五加科三叶五加)1两(均为干品),加水约600毫升,煎至300~400毫升,顿服,每日1次。如瘘管分泌物很多,须每日清洁局部,并用0.2%黄连素纱布条填塞管口。经治12例,7例痊愈,5例好转。据观察,一般服药后即觉肛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每日换药时,可见瘘管口周围的红肿现象日见消退,脓液逐渐减少,管壁渐渐变软,管道由深变浅,新鲜肉芽组织由管底向上慢慢生长,最后外口盖以上皮,形成瘢痕。
爵床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爵床 (《本经》) 【异名】爵卿(《吴普本草》),香苏(《别录》),赤眼老母草(《唐本草》),赤眼(《品汇精要》),小青草(《百草镜》),蜻蜒草、苍蝇翅(《纲目拾遗》),鼠尾红(《台湾植物名录...
相关推荐
-
君迁子
君迁子 (《本草拾遗》) 【异名】梬枣、小柿、模枣(《广志》),牛奶柿(崔豹《古今注》),软枣(《千金食治》),丁香柿(《日...
-
邱茄子
邱茄子 (《纲目》) 【异名】仁菜子(《食疗本草》)。 【来源】为藜科植物邱茄菜的种子。植物形态详"邱茄菜"条。 【功用主...
-
卡密
卡密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异名】西伯利亚白刺(《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胖、哈莫儿(《内蒙古中草药》)。...
-
扛板归
扛板归 (《万病回春》) 【异名】犁头刺藤(《物理小识》),老虎利(《生草药性备要》),雷公藤(《救生苦海》),河白草、霹...
-
钩栗
钩栗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青叶槠(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钩栲的果实。 【植物形态】钩栲...
-
伽喃香
伽喃香 (《纲目拾遗》) 【异名】奇南香(《本草乘雅半偈》),琪喃(《宦游笔记》),奇楠(《纲目拾遗》)。 【来源】为瑞香科...
-
假茼蒿
假茼蒿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野茼蒿(《广州植物志》),冬风菜(《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菊科植物革命菜的全...
-
大枣
大枣 (《本经》) 【别名】干枣、美枣,良枣(《别录》),红枣(《医学入门》)。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枣的成熟果实。 【植...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君迁子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