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秧?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杨丫(《岭南草药志》),金刚树、纯阳草、千年剑(《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火焰、臭松、苔哥刺(《梧建中草药》)。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金刚纂的茎。
【植物形态】金刚纂
直立、肉质、秃净灌木或乔木,高可达7米,含白色乳汁。树皮灰白色,有浅裂纹;老枝圆柱状,或钝三至六角形;小枝有3~5条厚而作波浪形的翅,翅的凹陷处有一对利刺。单叶耳生;少而小,具短柄,由翅边发出,肉质;倒卵形,先端浑圆,长8~12厘米,宽3~4厘米,全缘,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下面较浅。聚伞花序由3个总苞构成。具短柄,生于翅的凹陷处;总苞半球形,直径约1厘米,黄色;花单性,无花被,雌雄花同生于总苞内;雄花多数,有1具柄的雄蕊,通常有极小的苞片;雌花无柄,生于总苞的中央,仅有1个3室的上位子房,花柱分离,2裂。蒴果球形,径约1厘米。花期3~4月。
生于村舍附近或园边,多栽培作观赏及绿篱用。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等地。
本植物的叶(火秧?叶)、花蕊(火秧?蕊)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
【炮制】去青皮,切片,炒透至焦黄。
【性味】苦,寒,有毒。
①《生草药性备婴》:"味苦。"
②《本草求原》:"涩,温。"
③《闽南民间草药》:"苦,寒,有毒。"
【功用主治】消肿,通便,杀虫.治臌胀,急性胃肠炎,肿毒,疥癞。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无名肿毒,大疮,(火秧?)割开两边,用火焙热贴之。"
②《本草求原》:"其汁胶治大小便闭,调白蜜服。二便通,即食精肉汤以解其毒。"
③《岭南采药录》:"杀虫,蚀腐肉,凡患牛程蹇捣敷之。"
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去湿热,消肿拔毒。治急性胃肠炎,恶疮痈肿,疥癣,皮肤病。"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入丸剂,外用: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臌胀:火秧?胶(茎梗割开流出之白色胶)、炒米粉、百草霜。上三味和匀为小丸,晒干,朱砂为衣。大人服-钱,小孩服七分,用山楂、砂仁、白芍煎水送服,隔日清晨服一次。服后待泻四、五次时,可服温白粥则泻止。戒盐及盐制食品一百天。
②治大便秘结:火秧?汁,加适当番薯粉,为小丸如绿豆大,用新瓦焙干侯用,每服一丸。
③治疟疾:火秧芳心,切成黄豆大,用龙眼肉包裹,于发病前五小时吞服。(①方以下出《岭南草药志))
④治疥癞:火秧?(切片),以香油二两,贮瓦器,煎至笼焦黑色,去?存油,和入川连、枯矾、樟脑、三仙丹、雄黄、蛇床子,为末,带热敷之。(《岭南采药录》)
⑤治癣:火秧?鲜枝茎去皮,捣烂绞汁涂抹。(《福建中草药》)
⑥治足底挫伤瘀血或脓肿:火秧?鲜茎捣汁,加入面粉调匀,煮热外敷;或茎、叶捣烂,加热外敷。(《福建中草药》)
火秧?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火秧?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杨丫(《岭南草药志》...
相关推荐
-
韭叶芸香草
韭叶芸香草 (《滇南本草》) 【异名】野香茅(《广州植物志》),括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芸香草(《中药形性...
-
藿香根
藿香根 (《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动物形态详"藿香"条。 【功用主治】《分类草药性》:"治霍乱吐...
-
回回蒜
回回蒜 (《救荒本草》) 【异名】水胡椒、蝎虎草(《救荒本草》),回回蒜毛茛(《东北植物检索表》),黄花草、土细辛、鹅巴...
-
韭菜
韭菜 (《滇南本草》) 【异名】丰本(《礼记》),草钟乳(《本草拾遗》),起阳草(侯宁极《药谱》),懒人菜(《尔雅翼》),长生...
-
茨黄连
茨黄连 (《分类草药性》) 【异名】十大功劳根(《植物名实图考》),土黄连(《贵州民间方药集》),土黄柏(《福建民间草药》...
-
白芷
白芷 (《本经》) 【异名】薛、芷(《楚辞》),芳香(《本经》),苻蓠、泽芬(《吴普本草》),白茝(《别录》),香白芷(《夷坚...
-
姜三七
姜三七 (《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姜科植物曲蕊姜的根。 【植物形态】曲蕊姜 矮小秃净草本,有香味。叶数枚,卵形,二...
-
飞龙掌血
【中文名】:飞龙掌血(《植物名实图考》) 【类别】:根类 【异名】血莲肠、见血飞(《分类草药性》),血见愁(《贵阳民间...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韭叶芸香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