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黄蜀葵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黄蜀葵花 (《嘉钓木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 【植物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

黄蜀葵花
(《嘉钓木草》)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花朵。

【植物形态】黄蜀葵(《香奁集》),又名:黄葵(《说文》),侧金盏、秋葵(《群芳谱》),棉花葵(《植物名实图考》),黄秋葵、金花捷报、水棉花、棉花七、棉花蒿、小棉花、溪麻、野芙蓉、野甲花。
一年生或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高1~2米。茎被黄色刚毛。叶大,卵形至近圆形,直径15~30厘米或过之,掌状分裂,有5~9狭长大小不等的裂片,边缘有齿牙;叶柄长6~18厘米。花单生叶腋和枝端,成近总状花序;苞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4~5片,长约25毫米,宽5~10毫米;花萼佛焰苞状,5裂,早落;花冠5瓣,淡黄色或白色,具紫心,直径10~20厘米;雄蕊多数,结合成筒状;雌蕊柱头5分歧,子房5室。蒴果长圆形,端尖,具粗毛,长5~7.5厘米,含多数种子。花期6~8月。
常见于山谷、草丛间。除东北、西北外,各地均有分布,也有栽培。

本植物的根(黄蜀葵根)、茎(黄蜀葵茎)、叶(黄蜀葵叶)、种子(黄蜀葵子)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夏季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性味】①《品汇精要》:"无毒。"

②《纲目》:"甘,寒,滑,无毒。"

【功用主治】通淋,消肿,解毒。治淋病,痈疽肿毒,汤火烫伤。

①《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主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敷。"

②《纲目》:"消痈肿,浸油涂汤火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研末,1~2钱。外用:研束调敷或油浸涂。

【宜忌】孕妇忌服。

【选方】①治砂石淋:黄蜀葵花一两。炒,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食前米饮调下。(《圣济总录》独圣散)

②治痈疽仲毒恶疮:黄蜀葵花,用盐掺,取入瓷器密封。经年不坏,患处敷之。(《仁斋直指方》蜀葵膏)

③治汤火灼伤: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花,收入瓶内,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经验方》)

④治小儿口疮:黄葵花烧末敷。(《肘后方》)

⑤治小儿木舌:黄蜀葵花(为末)一钱,黄丹五分,敷之。(《仁斋直指方》)

⑥治小儿秃疮:黄蜀葵花、大黄、黄芩等分。为末,米泔净洗,香油调搽。(《普济方》)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黄蜀葵茎

      黄蜀葵茎 (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锦葵科植物黄蜀葵的茎或茎皮。植物形态详"黄蜀葵花"条。 【采集】夏、秋采收。...

    • 黄缅桂果

      黄缅桂果 (《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木兰种植物黄兰的果实。植物形态详"黄缅桂"条。 【采集】夏、秋采收,去皮...

    • 黄水?叶

      黄水?叶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炮次藤的叶。 【植物形态】山泡刺藤,又名:光叶高梁泡、倒盘龙、黄...

    • 黄鳝藤

      黄鳝藤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熊柳藤、铳子藤、老鼠藤、皱皮草(《福建民间草药》),羊母锁(《中国药植图鉴》),花...

    • 方解石

      方解石 (《本草经集注》) 【异名】黄石(《别录》)。 【来源】为碳酸盐类矿物方解石的矿石。 【矿物形态】方解石 三方晶系...

    • 白头翁

      【中文名】白头翁(《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野丈人、胡王使者(《本经》),白头公(《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毛...

    • 赤车

      赤车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岩下青、冷坑青、阴蒙藤、拔血红、小铁木、吊血丹、风阳草、坑兰。 【来源】为荨...

    • 倒赤伞

      倒赤伞 (《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倒赤伞的全草。 【植物形态】倒赤伞 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粗...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黄蜀葵茎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