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胡颓子(《本草经集注》)
【类别】叶类
【异名】卢都子(《中藏经》),雀儿酥(《雷公炮炙论》),王婆奶(《履?岩本草》),蒲颓子、半含春(《纲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实图考》),牛奶子、石滚子(《草木便方》),羊母奶子(亨利氏《中国植物名录》),糖罐头(迈尔氏《中国植物名录》),羊奶奶(《贵州民间方药集》),咸匏头(《福建民间草药》),柿蒲、灯蒲(《泉州本草》),土萸肉、补阴丹、瓶匏、田蒲(《闽东本草》)。野荸荠、野枇杷、浆米草、野水葡萄、大麦奶、白锐蓄、甜果儿、麦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鸡卵子、清明子(《江西草药》),斑楂、干茄、大麦前果、大叶巴桩子(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潘桑果,麦果果、野枣子(《上海常用中草药》),蒲栗子(苏医《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果实。
【植物形态】胡颓子
常绿灌木,高达4米,通常具刺。枝开展,小枝褐色。叶厚革质,椭圆至长圆形,长4~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圆形,边缘通常波状,上面初有鳞片,后即脱落。下面初具银白色鳞片,后渐变褐色鳞片;叶柄长6~12毫米,褐色。花1~3朵或4朵簇生,银白色,下垂,长约1厘米,有香气;花被筒圆筒形或漏斗形,筒部在子房上部突狭细,先端4裂;雄蕊4;子房上位,花柱无毛,柱头不裂。果实椭圆形,长约1.5厘米,被锈色鳞片,成熟时棕红色。花期10~11月。果熟期翌年5月。
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南、湖北、四川、贵州、陕西等地。
本植物的根(胡颓子根)、叶(胡颓子叶)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化学成分】花含挥发油。
【性味】酸湿,平。
①《中藏经》:"酸涩。"
②马碗《食经》:"味甘。"
③《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泻痢,消渴,喘咳。
①马琬《食经》:"补益五脏。"
②《草木便方》:"除烦热,消渴。"
③《现代实用中药》:"收敛,止泻,治痢疾。"
④《福建民间草药》:"止血,疗痢。"
⑤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收敛止泻,止咳平喘。治消化不良,疝气,喘咳,血崩,骨髓炎,痔疮,腰部扭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胡颓子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中文名】胡颓子(《本草经集注》) 【类别】叶类 【异名】卢都子(《中藏经》),雀儿酥(《雷公炮炙论》),王婆奶(《履?岩本草》),蒲颓子、半含春(《纲目》),半春子、甜棒捶(《植物名实图...
相关推荐
-
葫芦巴
葫芦巴 SemenTrigonellae (英)CommonFenugreekSeed 【别名】 苦豆、香草。 【来源】 为豆科植物戎芦巴Trigonellafoenum-graecumL.的种子。 【...
-
葫芦
【药品名称】葫芦 【藏药名】嘎贝哲布 【拼音名】Hulu 【英文名】SEMENLAGENARIAESICERARIAE 【标准编号】WS3-BC-010 【来源/处方】本...
-
葫芦茶
葫芦茶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牛虫草、迫颈草、百劳舌(《广西中兽医药植》),金剑草、螳螂草(《泉州本草》),田刀...
-
槲皮
槲皮 (《唐本草》) 【异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
-
黑葡萄液汁
黑葡萄液汁 (《陕西草药》) 【异名】野葡萄。 【来源】为葡萄科植物复叶葡萄幼枝所流出之液汁。 【植物形态】复叶葡萄...
-
独叶一枝枪
独叶一枝枪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 【异名】独叶一枝花(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华无柱兰(《浙江...
-
合欢
合欢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1、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
-
红根
红根 (《云南中草药》) 【异名】长虫包谷、小独脚莲、见血飞。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红根的块茎。 【植物形态】红根...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葫芦巴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