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颓子叶
(《本草拾遗》)
【异名】蒲颓叶(《中藏经》)。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胡颓子"条。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咳嗽气喘,咳血,痈疽,外伤出血。
①《中藏经》:"治喘嗽上气。"
②《纲目》:"肺虚短气。"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0.8~1两);或研末。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选方】①治一切肺喘剧甚者:蒲颓叶焙研为细末。米饮调服二钱匕,并服取瘥。(《中藏经》)
②治咳嗽:鲜胡颓子叶-两。煎汤,加糖少许内服。(《泉州本草》)
③治肺结核咳血:鲜胡颓子叶八钱,冰糖五钱。开水冲炖,饭后服,日报二次。(《闽东本草》)
④治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胡颓子叶、枇杷叶各五钱,水煎服;或胡颓子叶研粉,每天服二次,每次一钱半,酌加白糖或蜂蜜,开水冲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⑤治痈疽发背,金疮出血:鲜胡颓叶捣烂敷患处。(《泉州本草》)
⑥治蜂、蛇咬伤:鲜胡颓叶捣烂绞汁和酒服,渣敷患处。(《泉州本草》)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胡颓子叶(干)、鬼针草各5钱,水煎,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治疗87例,经一疗程后,近期控制1例,显效14例,好转59例;2个疗程后近期控制16例,显效29例,好转33例。对气喘,咳嗽、咳痰均有一定效果,尤其是平喘作用似更显著。但远期疗效还有待观察。
②治疗哮喘
胡颓子叶晒干,文火炒至微黄,研末备用。每次用热米汤送服1钱,早晚各1次,连续15天,必要时可服数周。治疗100余例,一般服药10~15天后症状即显著好转,部分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尤其对虚寒型病人疗效较好。或每日用胡颓子叶1两,水煎分3次服,连服4天。治疗5例,均于3~4天见效。
【名家论述】《纲目》:"蒲颓叶治喘咳方,出《中藏经》,甚者亦效。云有人患喘三十年,服之顿愈。甚者服药后,胸上生小瘾疹作痒,则瘥也。虚甚加人参等分,名清肺散。大抵皆取其酸涩,收敛肺气耗散之功耳。"
胡颓子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胡颓子叶 (《本草拾遗》) 【异名】蒲颓叶(《中藏经》)。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胡颓子"条。 【性味】《纲目》:"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治咳嗽气喘,咳血...
相关推荐
-
视草
视草 (《唐本草》) 【异名】视荣、视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来...
-
胡枝子
胡枝子 (《救荒本草》) 【异名】随军茶(《救荒本草》),牡荆、荆条、楚子(《盛京通志》),扫皮、胡枝条(《青岛木本植物名...
-
胡黄连
【中药名称】胡黄连(《唐本草》) 【异名】割孤露泽(《开宝本草》),胡连(《本草正义》)。 【来源】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或...
-
壶卢子
壶卢子 (《纲目》)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种子,详"壶卢"条。 【采集】秋后采取成熟果实,剖取种子,晒干。 【功用...
-
白头翁花
白头翁花 (《纲目》)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白头翁花蕾,植物形态详白头翁条。 【功用主治】《纲目》:治疟疾寒热,白秃...
-
棣棠花
棣棠花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异名】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中国树木分类学》),地园花(《民...
-
红花苗
红花苗 (《开宝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的幼苗,植物形态详"红花"条。 【功用主治】《开宝本草》:"生捣碎,敷瘀...
-
丁香根
丁香根 (《开宝本草》) 【植物形态】桃金娘科植物丁香,详"丁香"条。 【性味】《纲目》:"辛,热,有毒。" 【功用主治】...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视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