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花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植物形态详"杜鹃花"条。
【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鞣质、酚类、甾醇、强心甙、挥发油等;黄酮类中有红花杜鹃甲和乙,杜鹃花醇0.012%和杜鹃花醇甙0.4%。叶中还含能果酸0.6%和梫木毒素。
【药理作用】参见"闹羊花"条。
【性味】酸,平。
①《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酸辛。"
②《福建中草药》:"微甘酸,温。"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治痈肿疔疮,外伤出血,荨麻疹。
①《分类草药性》:"洗风火疮。"
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止血。"
【用法与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浴。
【选方】①治指疔,各种阳性肿毒:新鲜杜鹃的枝头嫩叶适量,捣烂如泥,敷于患处,一日换药两次。止痛消肿,未化脓时,可使消散。(《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②治眼外伤红肿:杜鹃花嫩叶捣烂,加人乳,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外伤出血:杜鹃花鲜叶捣烂,外敷伤口。(《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对口疮:杜鹃鲜叶和侧柏叶等量捣烂,调鸡蛋清或蜜,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⑤治荨麻疹:杜鹃鲜叶煎汤洗浴。(《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迎山红干叶研粉,制成1:1酊剂,每服10~20毫升,每日2次。治疗1000余人,近期有效率达80%。以镇咳、祛痰的效果较显著,痰稠者容易咳出。亦曾用于普通感冒所致之咳嗽,作为一般上咳糖浆应用。副作用较少,如每日用量超过生药3~4两时,则可产生头昏、恶心,岖吐、心跳变慢等现象,多数在停药后即可消失,无任何后遗症。
杜鹃花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杜鹃花叶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嫩叶,植物形态详"杜鹃花"条。 【化学成分】叶和嫩枝中含黄酮类、香豆精、三萜类、有机酸、氨基酸、鞣质、酚类、甾醇...
相关推荐
-
对节叶
对节叶 (《贵州草药》)) 【异名】阿上格(苗名)。 【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对节叶的叶。 【植物形态】对节叶 多年生草本,高...
-
肚拉
肚拉 (《四川中药志》) 【异名】都拉参、都拉(《四川中药志》),对对参、双参、萝卜参、土败酱(《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
豆蔻花
豆蔻花 (《饮片新参》) 【来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花。植物形态详"白豆蔻"条。 【采集】夏季采。拣去花梗,晒干。 【药...
-
断节参
断节参 (《红河中草药》) 【异名】对节参、青洋参。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昆明杯冠藤的根。 【植物形态】昆明杯冠藤 多...
-
蛤蚧
蛤蚧 (《雷公炮炙论》) 【异名】蛤蟹(《日华子本草》),仙蟾(《纲目》),大壁虎(《中药志》),蚧蛇、德多、握儿、石牙(《...
-
合欢
合欢 【释名】 合昏、夜合、青裳、萌葛、乌赖树。 【气味】 (木皮)甘、平、无毒。 【主治】 1、肺痈。取合欢皮一掌大...
-
九节茶
九节茶 (《生草药性备要》) 【别名】草珊瑚(《汝南圃史》),观音茶(《生草药性备要》),接骨木《植物名实图考》),九节风...
-
樗白皮
樗白皮 (《药性论》) 【异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苦木科...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对节叶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