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干麻
(《贵州草药》)
【异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
【植物形态】苦皮藤
藤状灌木,长5~7米。小枝常有4~6锐棱,红褐色,发亮,密生细小皮孔。叶互生,宽卵形或近圆形,长8~16厘米,宽7~15厘米,先端短尖,边缘具不规则圆锯齿;叶柄长达3厘米,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雌雄异株,长10~20厘米,下部分枝较上部的长;花梗粗壮有棱;花小,多而密生,绿白色,或黄绿色,5数;雄花萼片开放,花瓣长椭圆形;雌花子房近球形,柱头3~4裂。蒴果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3瓣裂,种子每室2粒,有红色假种皮。花期4~6月。果期8~10月。
小于山地丛林或山坡上。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江西、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等地。
【采集】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化学成分】叶含黄酮类化合物:槲皮素、异槲皮甙、金丝桃甙、番石榴甙和槲皮素3-鼠李糖半乳糖甙。
【性味】①《贵州草药》:"味辛,性凉,有小毒。"
②《陕西中草药》:"味苦,性寒,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
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小儿麻疹不出:吊干麻一两,红浮漂五钱至一两。煨水洗。
②治风湿,劳伤,关节疼痛:吊干麻、藤萝根、白金条各一两。泡酒服。
③治经闭:吊干麻、大过路黄根各一两。煨水服,用酒为引。(①方以下山《贵州草药》)
④治秃疮:苦树皮、盘龙七、黄柏各适量。共研细末,菜油调敷。
⑤治黄水疮:苦树皮研粉,菜油调涂。
⑥治阴道发痒:苦树成、黄柏各适量。共研细粉、撒布患处。(④方以下出《陕西中草药》)
吊干麻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吊干麻 (《贵州草药》) 【异名】马断肠、萝卜药、大马桑、酸枣子藤(《中国经济植物志》),老虎麻(《贵州草药》),苦树皮、菜药、棱枝南蛇藤、大钓鱼竿(《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卫矛...
相关推荐
-
豆腐泔水
豆腐泔水 (《随息居饮食谱》) 【异名】豆腐泔(《慈航活人书》)。 【来源】为压榨豆腐时沥下之淡乳白色水液。 【性味】《...
-
东风菜
东风菜 (《中国药植志》) 【异名】仙白草、山蛤芦(《中国药植志》),盘龙草、白云草(《湖南药物志》),尖叶山苦荬、山白...
-
豆腐浆
豆腐浆 (《纲目拾遗》) 【异名】豆浆(《秘方集验》)。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种子制成的浆汁。 【制法】参见"豆腐"条。...
-
东菊
东菊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细药、兰铁草。踏地莲花莱、牙陷药、野菠菜、细牛舌片。 【来源】为菊科植物东菊的全...
-
大腹皮
大腹皮 (侯宁极《药谱》) 【异名】槟榔皮(孙思邈),大腹毛(《医林纂要》),茯毛(《会约医镜》),槟榔衣(《药材资料汇编》...
-
冠果草
冠果草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土紫菀、假菱角。 【来源】为泽泻科植物冠果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冠果草 一年生...
-
地羊鹊
地羊鹊 (《四川常用中草药》) 【异名】斑鸠窝、三月黄花、酸米子、小花生藤(《四川常用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
-
地瓜
地瓜 (《中国药植志》) 【异名】土瓜、凉瓜、凉薯、葛瓜、葛薯、土萝卜(《中国药植志》),草瓜茹(《陆川本草》),沙葛、...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豆腐泔水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