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淡竹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淡竹叶 (《纲目》) 【异名】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

淡竹叶
(《纲目》)

【异名】竹叶门冬青(《分类草药性》),迷身草(《岭南科学杂志》),山鸡米(《华南经济禾草植物》),竹叶麦冬(《中国药植志》),金竹叶(《广西中兽医药植》),长竹叶(《江苏植药志》),山冬、地竹、野麦冬(《广西中药志》),淡竹米(《药材学》),林下竹、土麦冬(《闽东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叶的全草。

【植物形态】淡竹叶
多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有短缩而稍木质化的根茎,须根中部常膨大为纺锤形的块根。茎丛生,细长直立,中空,表面有微细的纵纹,基部木质化。叶互生;叶片披针形,长5~20厘米,宽2~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而渐狭缩成柄状,全缘,两面无毛或具小刺毛,脉平行,小横脉明显,中脉在背面明显突起;叶鞘光滑或一边有纤毛;叶舌截形,长0.5~1毫米,质硬,边缘有毛。圆锥花序顶生,长10~30厘米,分枝较少,小穗疏生,长7~12毫米,宽1.5~2.5毫米,伸展或成熟时扩展,基部光滑或被刺毛,具极短的柄;颖矩圆形,具5脉,先端钝,边缘膜质,第一颖较第二颖短;外稃较颖长,披针形,具7~9脉,顶端的数枚外稃中空,先端具短芒,内稃较短,膜质透明;子房卵形,花柱2枚,柱头羽状。花期7~9月。果期10月。
野生于山坡林下及阴湿处。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本植物的根茎及块根(碎骨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5~6月未开花时采收,切除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带叶的茎枝,全长30~60厘米。商品常已切断。茎枯黄色,中空,扁压状圆柱形,直径1~2毫米;有节,叶鞘抱茎,沿边缘有长而白色的柔毛。叶片披针形,皱缩卷曲,长5~20厘米,宽2~3.5厘米,青绿色或黄绿色,二面无毛或被短柔毛,脉平行,有明显的小横脉,质轻而柔弱。气微弱,味淡。以色青绿、叶大、梗少、无根及花穗者为佳。
产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广东。此外,安徽、江西、四川、福建、河南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萜化合物:芦竹素,印白茅素,蒲公英赛醇和无羁萜。另谓地上部分含酚性成分、氨基酸、有机酸、糖类。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对人工发热的大白鼠经口给予淡竹叶1~20克/公斤有退热作用,有效成分溶于水而难溶于醇。用大肠杆菌皮下注射使猫和家兔引起人工发热,2克/公斤淡竹叶的解热效价等于33毫克/公斤非那西汀的0.83倍。

②利尿作用
淡竹叶的利尿作用较猪苓、木通等为弱,但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的排泄则比猪苓等强。

此外尚有增高血糖的作用。

【毒性】对小白鼠的半数致死量为0.645克/10克。

【炮制】拣去杂质及根,切段,晒干。

【性味】甘淡,寒。

①《纲目》:"甘,寒,无毒。"

②《生草药性备要》:"味甜辛淡,性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少阴、厥阴经。"

【功用主治】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治热病口渴,心烦,小便赤涩,淋浊,口糜舌疮,牙龈肿痛。

①《纲目》:"去烦热,利小便,清心。"

②《生草药性备要》:"消痰止渴,除上焦火,明眼目,利小便,治白浊,退热,散痔疮毒。"

③《握灵本草》:"去胃热。"

④《本草再新》:"清心火,利小便,除烦止渴,小儿痘毒。外症恶毒。"

⑤《草木便方》:"消痰,止渴。治烦热,咳喘,吐血,呕哕,小儿惊痫。"

⑥《分类草药性》:"治咳嗽气喘,眼捕。"

⑦《现代实用中药》:"清凉解热,利尿。治热病口渴,小便涩痛,烦热不寐,牙龈肿痛,口腔炎。"

⑧《广西中药志》:"治鼻衄,"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

【宜忌】《品汇精要》:"孕妇勿服。"

【选方】①治尿血:淡竹叶、白茅根各三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②治热淋:淡竹叶四钱,灯芯草三钱,海金沙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江西草药》)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单叶血盆草

      单叶血盆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破罗子(《峨帽药植》),反背红、朱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肺筋、红五匹、血...

    • 当归

      【中文名】当归(《本经》) 【类别】根类 【异名】干归(《本经》)。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根。 【植物形态】当归,...

    • 淡竹笋

      淡竹笋 (汪颖《食物本草》) 【异名】中母笋(孟诜)。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苗。植物形态详"竹茹"条。 【性味】《纲...

    • 大夜关门根

      大夜关门根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脉叶羊蹄甲的根。植物形态详"大夜关门"条。 【采集】夏、秋采收。 【性...

    • 蚌兰花

      蚌兰花 (《岭南采药录》) 【异名】蚌花(《广州植物志》),菱角花、红蚌兰花(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鸭...

    • 百部

      【中药名称】百部 (《本草经集注》) 【异名】嗽药(陶弘景),百条根、野天门冬、百奶(《杨氏经验方》),九丛根(《草木便方...

    • 刺梨根

      刺梨根 (《草木便方》) 【异名】茨藜子根(《天宝本草》),茨藜根(《贵阳民间药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刺梨的根,植...

    • 鹳肉

      鹳肉 (《河北中医药集锦》) 【来源】为鹳科动物白鹳的肉。动物形态详鹳骨条。 【功用主治】《河北中医药集锦》:治干血...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单叶血盆草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