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袍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矮零子、豆瓣柴、铁打杵(《贵州民间药物》),碎米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铁仔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铁仔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6米。小枝、叶柄均有短柔毛。单叶互生;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lO~18毫米,宽6~8毫米,钝头有小突尖,或凹头,基部楔形,边缘除基部外有细锐锯齿,上下面中肋基有短柔毛,侧脉3~4对,不明显;叶柄长1.5毫米。花3~8朵簇生叶腋;单性,雌雄异株;花直径2毫米;柱头2~4裂。浆果小球形,径3~4毫米。花期春季。
生于山地、路旁、灌丛中。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甘淡,凉。
①《贵州民间药物》:"性平,味涩。"
②《云南中草药》:"甘淡,凉。"
【功用主治】活血,祛风,理湿。治风湿痹痛,泄泻,痢疾,血淋,劳伤咳血。
①《贵州民间药物》:"驱风湿,活血。治痢疾。"
②《云南中草药》:"消炎,止痛,止痢。治牙痛,肠炎,痢疾。"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O.3~1两;炖肉或浸酒。
【选方】①治痢疾:大红袍、仙鹤草根各一两。煎水服。
②治风湿:大红袍五钱,大风藤、追风散各三钱,红禾麻二钱,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钱至一两。
③治红淋:大红袍三至五钱。煎水服。(选方出《贵州民间药物》)
【临床应用】治疗细菌性痢疾
将铁仔叶晒干、碾粉,制成片剂,每片含量0.5克。日服3次,每次2片,8~12天为一疗程。观察81例,临床治愈74例,好转3例,无效4例。部分病人服药3~5天即愈。未见副作用或其他毒性反应。
大红袍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大红袍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矮零子、豆瓣柴、铁打杵(《贵州民间药物》),碎米果(《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铁仔的根或全草。 【植物形态】铁仔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相关推荐
-
大风子油
大风子油 (《纲目》) 【异名】大枫油(《普济方》)。 【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植物形态详"大风子"条。...
-
大黄
大黄 (《本经》) 【异名】黄良、火参、肤如(《吴普本草》),将军(李当之《药录》),锦纹大黄(《千金方》),川军(《中药材...
-
寸节七
寸节七 (《陕西中草药》) 【异名】大铧头草。 【来源】为堇菜种植物大叶堇菜的全草。 【植物形态】大叶堇菜 多年生草本...
-
大蓟1
大蓟 (《本草经集注》) 【异名】马蓟(《范汪方》),虎蓟(陶弘景),刺蓟、山牛蒡(《日华子本草》),鸡项草(《本草图经》...
-
金盏草根
金盏草根 (《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小金盏花的根。植物形态详"金盏草"条。 【功用主治】治疝气。 【选方】...
-
打米花
打米花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马郎花、白花藤(《贵州民间药物》),小元宝(《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旋花科植...
-
蒿雀
蒿雀 (《本草拾遗》) 【异名】青头雀(《东北动物药》)。 【来源】为雀科动物灰头鹀的肉或全体。 【动物形态】灰头鹀 体长...
-
白叶刺根
白叶刺根 (福建) 【来源】为胡颓子科植物福建胡颓子的根。 【植物形态】福建胡颓子,又名:?梧。 常绿直立灌木,高1~...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大风子油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