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浮萍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碎(《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浮莲的全草。
【植物形态】水浮莲
浮水无茎草本,有长而悬垂成束的根。叶簇生,倒卵状楔形,长2.5~10厘米,先端截头状浑圆,基部厚,无叶柄与叶片之分,两面均被毛,叶脉下面凸起,扇状。佛焰苞白色,下部管状,上部开张,长1.2厘米,具短柄,有柔毛,生于叶簇的中央;花单性,同株;肉穗花序与佛焰苞管的背部合生,上部分离;雄花序生于花序轴的顶部,由数枚无柄、合生的雄蕊组成;雌花序生于下部,为一单生、圆锥状卵形、1室的子房,有胚珠多数。浆果。花期6~7月。
生淡水中。分布华南、华东一带。
【采集】夏季采收,除去须根,晒干。
【药材】干燥全草,叶簇生,多皱缩,全体呈团状,叶片直径3~4厘米,淡黄色至淡绿色,基部被有长而密的毛茸,或有须根残存。质松软,易碎。气微,味咸。以干燥、无须根者为好。
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本品在广东、广西以及福建地区作浮萍使用。
【性味】辛,寒。
①《生草药性备要》:"味淡,性寒。"
②《福建民间草药》:"甘微苦。"
③《南宁市药物志》:"辛,寒,有毒。"
【功用主治】凉血,活血,利尿除湿。治荨麻疹,丹毒,水臌,湿疮,跌打损伤,无名肿毒。
①《生草药性备要》:"治洒风脚痛,煲食。亦擦汗斑,能散皮肤血热。"
②《岭南采药录》:"煎服能通经,煎水洗血热作痒,消跌打肿痛。"
③《福建民间草药》:"活血消肿,除湿止痒。"
④《南宁市药物志》:"发汗解热,利尿消肿。治痘疹,丹毒,梅毒,打扑跌伤。"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水熏洗。
【宜忌】①《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及非实热实邪者禁用。"
②苏医《中草药手册》:"根有微毒,内服应去根。"
【选方】①治血热身痒:大浮萍半斤,银花藤半斤,地稔四两,过塘蛇半斤,土荆芥四两,樟木叶三两(均鲜用)。煎水洗。(《陆川本草》)
②治跌打伤肿:鲜大浮萍,酌加冰糖捣烂,加热外敷。(《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荨麻疹:大碎、胡麻、皂刺、白蒺藜、海桐皮各三至五钱。水煎服。
④治湿疮:大藻三两。焙干为末,炼蜜为丸服。
⑤治水臌:大碎、糖各四两,清水三碗,煎成一碗,分二次服,服后大量排尿,肿胀便消,忌食盐。(④方以下出江西《草药手册》)
大浮萍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大浮萍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大碎(《纲目》),猪姆莲(《岭南采药录》),水浮萍(《南宁市药物志》),大浦藻(《岭南草药志》),浮萍(《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水...
相关推荐
-
大肺筋草
大肺筋草 (《四川中药志》) 【异名】肺经草、半边钱(《天宝本草》),脐风草(《修订增补天宝本草》),反背红、血经草(《民...
-
打米花
打米花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马郎花、白花藤(《贵州民间药物》),小元宝(《广西药植名录》)。 【来源】为旋花科植...
-
醋糟
醋糟 (《食疗本草》) 【来源】为米、麦、高梁等酿醋后所余的残渣。 【性味】《纲目》:"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 【...
-
大白药
大白药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小白药、蛆藤、大对节生、大掰角牛。 【来源】为萝藦科植物大白药的全株。 【植物形...
-
土阿魏
土阿魏 (汪连仕《采药书》)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根皮捣取的液汁凝结而成。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功用主治】...
-
荆三棱
荆三棱 【释名】京三棱、草三棱、鸡爪棱、黑三棱、石三棱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 1、症瘕鼓胀,用三棱...
-
白刺花叶
白刺花叶 (《贵州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白刺花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刺花条。 【化学成分】叶含香叶木甙。 【性味】...
-
刺楸树皮
刺楸树皮 (《四川中药志》) 【异名】丁桐皮、钉皮(《四川中药志》),刺楸皮(《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大肺筋草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