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菠
(《闽东本草》)
【异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帖的根或叶。
【植物形态】蓬帖
落叶小灌木,高达1米。茎细长柔弱,具皮刺和密生腺毛。单数羽状复叶,小叶3~5,卵状披针形或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至阔楔形,边缘有不整齐的块刻状锯齿,两面稍有绒毛,下面疏生腺毛;托叶披针形。花白色,径约4厘米,单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3~6厘米,有柔毛和腺毛;萼片披针状三角形,两面密生绒毛,先端长尾尖;花瓣倒卵状椭圆形。聚合果球形,热时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于山野、林缘或路旁。分布浙江、江苏、江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
【采集】春、夏之间采收,鲜用或晒干。
【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和三叶豆甙。
【性味】酸,平,无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伤暑吐泻,风火头痛,感冒,黄疸。
【选方】①治喉痛、牙痛、头痛,衄血:刺菠叶三钱。加食盐少许炖服。
②治扁桃体炎:鲜刺菠根三两,粳米一两。水煎,加蜜二两调服。(性味以下出《闽东本草》)
③治小儿高热发惊:饭消扭根一钱。水煎服。
④治黄疸:饭消扭根四两,黄酒二两。水少量煎汁,饭后服。
⑤治小儿暑疖:饭消扭叶,捣烂取汁外敷。(③方以下出《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刺菠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刺菠 (《闽东本草》) 【异名】泼盘、托盘(《救荒本草》),空腹莲、空腹妙、饭包菠、雅早(《闽东本草》),饭消扭、地苗、田母,田角公(《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蓬帖...
相关推荐
-
葱花
葱花 (《本草图经》)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葱的花,植物形态详"葱白"条。 【功用主治】《海上集验方》:"治脾心痛,痛则...
-
大草蔻
大草蔻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异名】草蔻、草豆蔻(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姜科植物艳山姜...
-
大驳骨丹
大驳骨丹 (《岭南采药录》) 【异名】鸭仔花、逼迫树(《本草求原》),大还魂(《岭南采药录》),大驳节(《陆川本草》),大...
-
葱实
葱实 (《本经》) 【异名】葱子(《日华子本草》)。 【来源】为百合种植物葱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葱白"条。 【采集】夏、秋...
-
百药煎
百药煎 (《本草蒙筌》) 【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 【制法】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
-
桂子
桂子 (《纲目拾遗》) 【异名】天竺桂实(《中国医学大辞典》)。 【来源】为樟科植物天竺桂的果实。植物形态详桂皮条。 【...
-
秤杆升麻
秤杆升麻 (《贵州民间药物》) 【异名】斑麻、麻沙菜、白花根、米点菜、土升麻(《贵州民间药物》),猫儿翻甑、搬倒甑(《...
-
白地紫菀
白地紫菀 (《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异名】大火草、牛耳朵火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白叶不翻、小一支箭、白头翁(《...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葱花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