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叶
(《草木便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植物形态】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酒米慈、钓鱼慈、丛竹。
秆直立,高5~10米,顶端细长作弧形或下垂,基部节间长15~30厘米,直径3~6厘米,贴生灰白色或灰褐色小刺毛,尤以上部之节间最为显著,箨环明显。箨鞘革质,长20~25厘米,背面除基部一侧被覆盖之三角形地带外,均密生棕黑色刺毛;箨舌连同磊毛长达10余毫米;箨叶长10厘米许,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略呈圆形,上面密生白色小刺毛,下面中部疏生小刺毛。每节生20余枝,最后小枝生叶数枚至10枚以上。叶鞘长4~8厘米;叶舌截平形或啮蚀状,棕色或黑色;叶片质薄,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无毛,下面具微毛,次脉5~10对,边缘具小锯齿;叶柄长2~3毫米,花枝成束,下垂;小穗2~4枚生于1节,各具花4~5朵;颖2至数片;外稃宽卵形,边缘生纤毛,内稃背脊上有纤毛;鳞被3~4枚;雄蕊6枚:花柱具微毛,分裂为2~3枚羽状柱头。颖果纺锤形,长7.5毫米,上部生微毛,腹部具宽沟,果皮黄棕色。笋期6~9月或12月至次年3月。花期4~7月。
生于平地或低丘。分布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
本植物的根茎(慈竹根)、苗(慈竹笋)、受病害的嫩苗(慈竹气笋)、箨(慈竹箨)、秆皮(慈竹茹)、花(慈竹花)等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全年可采。摘下嫩叶,晒干或鲜用。
【药材】干燥叶片披针形,长10~30厘米,宽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租糙,常有小锯齿,质薄,上表面暗绿色,下表面灰绿色,具微毛,次脉5~10对,小横脉不存在;叶柄长约2~3毫米;有时带有细枝。
产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四川中药志》:"味甘苦,性凉,无毒。"
【功用主治】①《草木便方》:"叶:治热淋、尿血。"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叶:清心热,治头昏。"
③《重庆草药》:"叶心:代茶饮,解烦热,止烦渴,对肠胃燥结、热泻、坠胀、小便黄痛等症初起有效。"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
【选方】治初起浊症:慈竹心捣绒,合酒煨服。(《重庆草药》)
慈竹叶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慈竹叶 (《草木便方》)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的叶或卷而未放的嫩叶(慈竹叶)。 【植物形态】慈竹(《竹谱详录》),又名:子母竹(任?《述异记》),义竹、孝竹(《竹谱详录》),甜慈、酒米...
相关推荐
-
船形乌头
船形乌头 (《西藏常用中草药》) 【异名】滂噶尔(藏名)。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船形乌头的全草。 【植物形态】船形乌头...
-
穿心草
穿心草 (《广西中草药》) 【异名】穿钱草、顶心风(《广西中草药》),穿心莲、狮子草(《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 【来源】...
-
吹风散
吹风散 (《文山中草药》) 【异名】水灯盏、细风藤(《广西药植名录》),红大风藤,红十八症、大钻(《文山中草药》)。 【来...
-
穿山甲
穿山甲 (《本草图经》) 【异名】鲮鲤甲(《别录》),鳢鲤甲(《补缺肘后方,),鲮鲤角(《本草衍义》),川山甲(《三因方》...
-
薄荷
薄荷 (《雷公炮炙论》) 【异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蔺、吴菝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义》),猫儿薄苛(《...
-
白苏叶
白苏叶 (《本草图经》) 【异名】荏叶(《别录》)。 【来源】唇形科植物白苏的叶片,植物形态详白苏子条。 【采集】夏、秋...
-
赤小豆芽
赤小豆芽 (《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种子经水罨发芽而成的豆芽。植物形态参见"赤小豆"条。 【功用主...
-
白僵蚕
白僵蚕 (《本经》) 【异名】僵蚕(《千金方》),天虫(《药材资料汇编》),僵虫(《河北药材》)。 【来源】为蚕蛾科昆虫家蚕...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船形乌头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