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苜蓿根
(《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态详"辟汗草"条。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邻-香豆酸。
【性味】微苦,平。
【功用主治】渭热解毒。
【选方】治淋巴结结核:臭苜蓿根一至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一星期后服用。每次一酒盅,每日三次。
臭苜蓿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臭苜蓿根 (《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植物形态详"辟汗草"条。 【采集】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对-香豆...
相关推荐
-
臭山羊
臭山羊 (《贵州民间方药集》) 【异名】臭常山(《中国植物图鉴》),臭苗(《中国药植志》),大山羊、骚牯羊、地栀子、栀子...
-
樗白皮
樗白皮 (《药性论》) 【异名】樗皮(《日华子本草》),臭椿皮(《滇南本草》),苦椿皮(《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苦木科...
-
臭梧桐根
臭梧桐根 (《纲目拾遗》) 【异名】芙蓉根(《纲目拾遗》)。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臭梧桐的根,植物形态详"臭梧桐"条。...
-
垂丝卫矛
垂丝卫矛 (《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异名】球果卫矛、五棱子(《浙江天目山药植志》),青皮树(《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小...
-
槟榔
槟榔 (李当之《药录》) 【异名】仁频(《上林赋》),宾门(李当之《药录》),宾门药饯(《南方草木状》),白槟榔(《药性论》...
-
赤小豆
赤小豆 (《本经》) 【异名】亦豆(《日华子本草》),红豆(《纲目》),红小豆(《本草原始》),小红绿豆、虱拇豆(《陆川本草...
-
艾叶
艾叶 (《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 【植物形态】艾(《诗经》),又名:冰台(《尔稚》),艾蒿(《尔雅...
-
金边龙舌兰
金边龙舌兰 (《南宁市药物志》) 【异名】金边莲(《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金边假菠萝(《南宁市药物志》),龙舌兰(《成都中...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臭山羊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