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臭灵丹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臭灵丹 (《滇南本草》) 【异名】狮子草(《滇南本草》),臭叶子(《滇南本草》整理本),六棱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大黑药、臭树、归经草、山林丹、野腊烟(《云南中草药》)。 【来源】...

臭灵丹
(《滇南本草》)

【异名】狮子草(《滇南本草》),臭叶子(《滇南本草》整理本),六棱菊(《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大黑药、臭树、归经草、山林丹、野腊烟(《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臭灵丹的叶。

【植物形态】臭灵丹
多年生草本,高0.5~2米,全体密被绿色头状腺毛,有强烈臭气。茎圆柱形,具5~8列不规则缺刻的翅。叶互生,椭圆形至长卵形,长10~25厘米,宽5~12厘米,先端尖,边缘有不规则波状锯齿,基部宽楔形或截形,沿叶柄渐狭窄,复沿茎下延成翅;侧脉12~15对。聚伞状圆锥形复花序,每分枝顶端为头状花序;总苞有5~6苞片,苞片线状披针形,色绿而带紫晕;花冠筒状,白色带紫彩,先端5裂;周花数极多,单性,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2裂;中央为两性花,15~20,长约8毫米,雄蕊5,花丝贴于花冠上,雌蕊1,柱头玫瑰红色。瘦果长椭圆形,长1.5毫米,顶平截,棕褐色,外具短柔毛;冠毛1列,白色。花期1~5月。
生于荒地。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采集】6~7月采收,阴干。

【药理作用】①祛痰作用
家兔吸入0.9%氨水2小时以产生上呼吸道急性炎症,口服臭灵丹液(先提取其挥发油,再将药渣做成煎剂,并将挥发油加入煎剂中,每毫升含生药5克)3毫升/公斤;能显著减少上呼吸道粘液分泌。可能是本品所含挥发油部分由呼吸道粘膜排泄,对其有温和刺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痊愈,减少过多的痰量。

②对实验性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麻醉兔气管内注入巴豆油2~3滴,则出现流涎、支气管分泌增多、气喘、呼吸困难等急性支气管炎症状,于2小时内死亡;如口服臭灵丹液10毫升/公斤,每1.5小时1次共2次,则动物延迟至12小时内死亡。

③抗肿瘤作用
应用美蓝脱色法在试管内测定白血病患者血细胞脱氢酶的活性,臭灵丹水煎浓缩乙醇提取液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的血细胞脱氢酶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也有明显抑制作用(瓦勃氏呼吸器测定法)。

④其他作用
臭灵丹对人工发热家兔无解热作用,对肺炎球菌、葡萄球菌及乙型链球菌无抑制作用。

【性味】苦辛,寒。

①《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性寒,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辛苦,寒。"

【功用主治】清热解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痈肿疮疖。

①《滇南本草》:"治风热积毒,痈疽,疮疖,疥癞,血风癣疮。"

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清热解毒,消肿拔脓。治咽喉炎,口腔炎,支气管炎,疟疾,跌打损伤,烫烧伤,疮疖肿毒,蛇咬伤。"

③《云南中草药》:"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腔炎,防治流感。"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研末。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腮腺炎:鲜臭灵丹,捣烂敷患处。(《云南中草药》)

②治小儿痘后痘毒不收口:臭灵丹叶贴之。(《滇南本草》)

③截疟:臭灵丹尖七个。捣汁点烧酒服。(《滇南本草》)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川贝母―暗紫贝母

      川贝母―暗紫贝母 BulbusFritillariaeUnibracteatae (英) UnibractFritillaryBulb 【别名】 乌花贝母、松贝母。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暗...

    • 臭茉莉

      臭茉莉 (《生草药性备要》) 【来源】为马鞭草科檀物臭茉莉的根与叶。 【植物形态】臭茉莉,又名:臭矢茉莉(《岭南采药录...

    • 臭草

      臭草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臭艾(《广西中药志》),小香草(《广西植物名录》),荆芥七(《广西中草药》)。 【来源】...

    • 臭梧桐叶

      臭梧桐叶 FoliumClerodendriTrichotomi (英)HarlequinGlorybowerLeaf 【别名】 八角梧桐、臭牡丹。 【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海州常山Cler...

    • 伏牛花

      伏牛花 (《开宝本草》) 【异名】隔虎刺花(《开宝本草》)。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虎刺的花。植物形态详虎刺条。 【性味】...

    • 白花映山红

      白花映山红 (《四川中药志》) 【异名】白杜鹃花(《中国树木分类学》),照山白(《华北经济植物志要》),白艳山红(《贵州民...

    • 赤?

      赤? (《黑龙江中药》) 【异名】气包(《东北药植志》),赤包、山屎瓜(《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赤...

    • 遍地金

      遍地金 (《滇南本草》) 【异名】锅巴草(《云南中医验方》),蚂蚁草(《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藤黄科植物遍地金的全株...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川贝母―暗紫贝母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