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8健康网-优质健康、养生、生活百科知识分享平台! 专题 地图
首页 中药

鸡子黄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鸡子黄 (《别录》) 【异名】鸡卵黄(《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1.6克;钙134毫克,磷...

鸡子黄
(《别录》)

【异名】鸡卵黄(《纲目》)。

【来源】为雉科动物家鸡的蛋黄。动物形态详"鸡肉"条。

【化学成分】每100克含蛋白质13.6克,脂类30克,碳水化物1克,灰分1.6克;钙134毫克,磷532毫克,铁7毫克;维生素A3500国际单位,硫胺素0.27毫克,核黄素0.35毫克,尼克酸微量,对氨基苯甲酸(干燥卵黄)0.8微克/克。

蛋白质有卵黄磷蛋白、卵黄球蛋白,其含率比约为3.6:1。还含至少5种唾液酸糖蛋白。

鸡子黄含大量脂肪性物质(鸡子白只含约0.1%),其中约10%是磷脂,而磷脂中又以卵磷脂为主;上述卵黄磷蛋白,在鸡子黄中就是与卵磷脂相结合的。脂肪性物质中的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占脂肪酸46.7%)、亚油酸(19%)、亚麻酸(2.9%)、饱和酸(31.4%)。又鸡子黄含胆甾醇约1.3%,葡萄糖(化合及游离)约0.3%。

还含叶黄素和叶黄素的多种异构物,也含少量胡萝卜素。因饲料能影响蛋黄的颜色,肯定蛋黄还含其它种种色素。

【性味】甘,平。

①《千金食治》:"微寒。"

②《本草再新》:"味甘,性平,无毒。"

【归经】入心、肾经。

①《长沙药解》:"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②《本草再新》:"入心、肺、肾三经。"

【功用主治】滋阴润燥,养血息风。治心烦不得眠,热病痉厥,虚劳吐血,呕逆,下痢,胎漏下血,烫伤,热疮,湿疹,小儿消化不良。

①《药性论》:"和常山末为丸,竹叶煎汤下,治久疟不差。治漆疮,涂之。醋煮,治产后虚及痢,主小儿发热。煎服,主痢,除烦热。炼之,主呕逆。"

②《千金?食治》:"主除热,火灼,烂疮,?。"

③《日华子本草》:"炒取油,和粉敷头疮。"

④《纲目》:"补阴血,解热毒,治下痢。"

⑤《本草再新》:"补中益气,养肾益阴,润肺止咳,治虚芳吐血。"

【用法与用量】内服:生服、煮食或以药汁冲服。外用:调药涂或煮熟熬油涂敷。

【宜忌】《本草求真》:"多食则滞。"

【选方】①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纳胶烊尽,小冷,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伤寒论》黄连阿胶汤)

②治温邪久踞下焦,既厥且哕,脉细而劲:鸡子黄一枚(生用),真阿胶二钱,生龟版六钱,童便一杯,淡菜三钱。水五杯,先煮龟版、淡菜,约二杯,去滓人间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温病条辨》小定风珠)

③治小儿惊痼:鸡子黄和乳汁,量儿大小服之。(《普济方》)

④治卒干呕不息:破鸡子去白,吞中黄数枚。(《补缺肘后方》)

⑤治卒腹痛下赤白痢,数日不绝:鸡卵一枚,取出黄,去白,纳胡粉令满,壳烧成屑,以酒服一钱匕。(《肘后方》)

⑥治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胎,血尽子死:鸡子十四枚,取黄,以好酒二升煮,使如饧,一服之未瘥,更作服之,以瘥为度。(《普济方》)

⑦治孩子热疮:鸡子五枚(去白取黄),乱发如鸡子许大。二味相和于铁铫子中,炭火熬,初甚干,少顷即发焦,遂有液出,旋取置一瓷碗中,以液尽为度,取涂热疮上,即以苦参末粉之。(刘禹锡《传信方》乱发鸡子膏)

⑧治热毒疮瘥后,瘢痕不灭:鸡子一枚(酒浸七日后取黄),白僵蚕三七枚(捣末)。上药与鸡子相和令匀,先以布揩疮瘢赤痛,涂之。(《圣惠方》)

⑨治烧伤、湿疹、耳脓:卵黄油加冰片少许,涂上。(《吉林中草药》)

⑩治脚上臭疮:熟鸡子黄一个,黄蜡一钱。煎油涂之。(《纲目》)

⑾治鼠瘘:鸡卵一枚,米下蒸半日,取出黄,熬令黑,先拭疮上汁令干,以药纳疮孔中。(《千金方》)

【临床应用】①治疗烧伤
将鸡蛋煮熟,去壳取蛋黄,置铜锅内以文火加热,待水分蒸发后再用大火,即熬出蛋黄油,过滤装瓶,高压灭菌备用。用时,将蛋黄油直接涂在经清创处理的烧伤创面上,以暴露疗法为佳。治疗100余例一、二度中小面积烧伤,均获良好效果,未发生继发感染。涂药后,创面有清凉感,疼痛减轻,渗出减少,结痂快,痂皮自行脱落,一般不留疤痕或疤痕不显。

②治疗静脉曲张性溃疡
将煮熟的鸡蛋,去白留黄,研碎,置铜锅内加热熬出蛋黄油,贮于无菌磁器中备用。用时先清理创面,然后用浸有蛋黄油的棉片平敷于上,外加包扎。隔日或隔2日换药1次,至痊愈为止。

③治疗麻风溃疡
先清洗创面,并剪除疮缘过度角化皮肤组织及疮底不良肉芽组织;而后用滴管吸蛋黄油少许滴入疮口,再用复方黄连油膏(由黄连、黄柏、紫草、生地、当归、黄蜡、麻油煎熬而成)护盖包扎。隔1、2天换药1次。治疗麻风营养性溃疡8例,其中浅溃疡4例,3例治愈,1例接近痊愈;4例深溃疡,因年限长,骨质受损,疗效不显著。

④治疗皮肤湿疹
将蛋黄油直接涂抹患部,每日一次。一般用药后局部发红、渗液、瘙痒等即见减轻,经治3、5次即可获愈。如以蛋黄油和入儿茶、冰片,或三仙丹、雄黄,调抹患部,治疗皮癣、脚癣或头癣,亦均有效。

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
蛋黄油每天5~10毫升,分2次服。一疗程为4~5天。一般服药1~2天后大便次数及性状即明显好转,用药4~5天可痊愈。如用药2~3天后大便仍无好转,即不必继续服用。治疗20例婴儿患者,入院前或入院后均经多种抗菌素或中药治疗无效;粪便常规检查均见较多脂肪滴,部分病例发现少量白细胞,16例粪便培养均为阴性。经内服蛋黄油后,15例治愈,3例好转,2例无效。平均疗程为3.4天。以对婴幼儿慢性或迁延性消化不良疗效最为满意

【名家论述】①《纲目》:"鸡子黄,气味俱厚,故能补形,昔人谓其与阿胶同功,正此意也。其治呕逆诸疮,则取其除热引虫而已。"

②《长沙药解》:"鸡子黄,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伤寒》黄连阿胶汤,用之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者,以其补牌而润燥也。《金匮》百合鸡子汤,用之治百合病吐之后者,以其涤胃而降逆也。排脓散,用之以其补中脘而生血肉也。""温润淳浓,滋脾胃之精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补中之良药也。"

    文章标签:
    相关推荐
    • 急性子

      急性子 (《救荒本草》) 【异名】金凤花子(《摘元方》),凤仙子(《纲目》)。 【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的种子。植物形态...

    • 积雪草

      积雪草 (《本经》) 【异名】连钱草(《徐仪药图》),地钱草(《唐本草》),马蹄草(《滇南本草》),老公根、葵蓬菜、崩口碗...

    • 蒺藜

      【中药名称】蒺藜 【拼音名】Jili 【英文名】FRUCTUSTRIBULI 【来源】本品为蒺藜科植物蒺藜TribulusterrestrisL.的干燥成熟果实。...

    • 吉祥草

      吉祥草 (《纲目》) 【异名】洋吉祥草(《类证活人书》),解晕草、广东万年膏(《纲目拾遗》),松寿兰、结实兰(《植物名实图...

    • 黑大豆皮

      黑大豆皮 (《纲目》) 【异名】黑豆衣(《江苏植药志》)。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植物形态详黑大豆条。 【制...

    • 花蕊石

      花蕊石(《嘉祐本草》) 【异名】花乳石(《嘉钓本草》)。 【来源】为变质岩类岩石含蛇纹石大理岩的石块。 【矿物形态】含...

    • 白细辛

      白细辛 (《四川中药志》) 【异名】贝茜花(《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单叶升麻的全草。 【植物形态...

    • 霸王鞭

      霸王鞭 (《植物名实图考》) 【异名】金刚杵、冷水金丹(《滇南本草》),金刚纂(《丹房本草》),刺金刚(《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急性子 下一篇:暂无

    相关分类

    热门资讯

    皖ICP备2023007517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