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味草
(《滇南本草》)
【异名】地生姜(《昆明药植调查》),柏枝草、香草、灵芝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小姜草、小香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姜味草
多年生草本,高15~30厘米,全体有姜气味。茎簇生,紫褐色,被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小而密集;叶片卵圆形,长4~7毫米,宽2~4毫米,先端尖,基部浑圆,全缘,上面被细柔毛,下面除叶脉有毛外,其余无毛,有多数棕黄色腺点;叶柄长约1毫米。花小,淡紫色,2~3朵腋生,成小聚伞花序;花萼紫绿色;花冠早落,粉红色,2唇形,上唇直立,下唇广展。小坚果,平滑。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于石灰岩山坡,或向阳草坡上。分布云南、贵州等地。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苦辛,温。
①《滇南本草》:"性大温,微辛。"
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温,味微苦,有姜味。"
【功用主治】温中,理气,止痛。治吐逆,噎膈,胃痛,腹痛,寒疝疼痛。
《滇南本草》:"燥脾暖胃,进饮食,宽中下气。疗九种胃气疼痛,面寒痛,胸膈气胀,肚腹冷痛,呕吐恶心,噎膈翻胃,五积六聚,痞块疼痛,男子寒疝痕疼,妇人百瘕成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研末。
【选方】①治胃气,面寒疼痛:姜味草为末。热酒服。(《滇南本草》)
②治胃寒气滞疼痛,气食饱胀:姜味草,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心积:姜味草三钱,石菖蒲一钱,甘草一钱,厚朴一钱,草豆蔻二钱。共为末。每服一钱,滚水点酒服。为丸亦可。
④治肝积:姜味草三钥,青皮五分,川芎二钱,柴胡一钱,小茴香二钱,草豆蔻三钱。共为末,或为丸。滚水点酒服一钱。
⑤治脾积:姜味草三钱,吴萸二钱,草豆蔻二钱,吴神曲二钱,甘草五分。共为末,或为丸。滚水点酒服。
⑥治肺积:姜味草二钱,姜黄二钱,白豆蔻二钱,木香五分。共为末,或为丸。每服一钱,滚水点酒服。
⑦治肾积:姜味草三钱,益智仁二钱,沉香二钱,荔枝核七个(焙)。共为末,或为丸。每服一钱,滚水点酒服。
⑧治寒疝疼痛:姜味草为末。滚水点酒服。(③方以下出《滇南本草》)
⑨治疝气痛:姜味草一钱,倒提壶三钱,荔枝核七枚。共研末。每用五分,与糯米白酒蒸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小儿虫犯肚腹,疼痛或呕吐或泻:姜味草五分。点酒服。疼止盾,服下虫散下虫。(《滇南本草》)
姜味草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姜味草 (《滇南本草》) 【异名】地生姜(《昆明药植调查》),柏枝草、香草、灵芝草(《中国经济植物志》),小姜草、小香草(《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姜味草的全草。...
相关推荐
-
豇豆壳
豇豆壳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荚壳。植物形态详"豇豆"条。 【功用主治】镇痛,消肿。治腰痛...
-
绛梨木叶
绛梨木叶 (《重庆草药》)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薄叶鼠李的叶。植物形态详"绛梨木子"条。 【功用主治】治食积饱胀。 【选...
-
豇豆叶
豇豆叶 (《滇南本草》) 【来源】为豆科植物豇豆的叶片,植物形态详"豇豆"条。 【功用主治】《滇南本草》:"冶淋症。" 【...
-
酱头
酱头 (《云南中草药选》) 【异名】赤地胆。 【来源】为蓼科植物酱头的块根。 【植物形态】酱头 多年生缠绕草本,长3~...
-
鬼箭锦鸡儿
鬼箭锦鸡儿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异名】着母香(藏名)。 【来源】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 【植物形态...
-
鸡脚刺
鸡脚刺 (《贵阳民间药草》) 【异名】刺黄芩、刺小檗、三颗针、压妹刺(《贵州民间方药集》),刺黄连(《贵阳民间药草》)。...
-
合萌叶
合萌叶 (《江西民间草药》) 【来源】为豆科植物田皂角的叶。植物形态详合萌条。 【功用主治】治痈肿,创伤出血。 【用法...
-
大叶桉叶
大叶桉叶 (《中国药植图鉴》)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大叶桉的叶。 【植物形态】大叶桉,又名:蚊仔树。 常绿乔木,高达...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豇豆壳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