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珧柱
(《本草从新》)
【异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
【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
【动物形态】栉江珧(《宛委录》),又名:珧(《尔雅》),玉珧(《尔雅》郭璞注)。
贝壳2片,大型,长可达30厘米,略呈三角形或扇形。壳顶尖细,位于壳之最前端,壳后端宽大。背缘直或略弯;腹缘前半部较直,至后半部逐渐突出。后缘直,或略呈弓形。近腹缘的壳表光滑,其他部分均有放射肋,肋上有三角形小棘。幼小个体,壳质薄,透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厚。壳表颜色亦随年龄而不同,幼小个体多呈白色或淡黄色;较大者呈淡褐或褐色;老者则呈黑褐色;顶部常被磨损而露出珍珠光泽。生长纹在壳背处细而不明显,至腹面较粗,多呈褶襞状。壳内面色与壳表略同。韧带淡褐色,长与背缘相等。前闭壳肌痕小,长椭圆形,位于壳顶内面;后闭壳肌痕大,略呈圆形,位于贝壳中部。外套痕略显,肉质部较壳小。足小,呈棒状。足丝淡褐色,极细软。
生活于浅海泥沙底。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分布。
【采集】全年都可捕捉。捕得后,剖取肉柱,鲜食;或加工为干制品,俗称"干贝"。
【性味】甘咸,平。
①《本草从新》:"甘咸,微温。"
②《本草求原》:"甘,平,无毒。"
【功用主治】滋阴补肾,调中。
①《本草从新》:"下气调中,利五脏,疗消渴,消腹中宿食。"
②《本草求原》:"滋真阴,止小便。"
③《随息居饮食谱》:"补肾。与淡菜同。"
江珧柱
时间:1970-01-01 08:00 来源:未知 作者:小久 人气:
【导读】:江珧柱 (《本草从新》) 【异名】马甲柱(《闽中海错疏》),角带子(《本草求原》)。 【来源】为江珧科动物栉江珧的后闭壳肌。 【动物形态】栉江珧(《宛委录》),又名:珧(《尔雅》),玉珧...
相关推荐
-
姜露
姜露 (《纲目拾遗》)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的鲜根茎的蒸馏液。植物形态参见"生姜"条。 【功用主治】辟寒,解中霜雾毒,...
-
僵蚕
【中药名称】...
-
姜叶三七
姜叶三七 (《广西中草药》) 【异名】姜七、内消子、土三七、打不死。 【来源】为姜科植物姜叶三七的根茎。 【植物形态】...
-
降龙草
降龙草 (《湖南药物志》) 【异名】秤杆蛇药、冷水草。 【来源】为苦苣苔科植物降龙草的全草。 【植物形态】降龙草 多年...
-
芭蕉子
芭蕉子 (《食疗本草》) 【来源】为芭蕉科植物芭蕉的种子。植物形态详芭蕉根条。 【性味】子生食:大寒;仁:性寒。 【功...
-
鸡骨香
鸡骨香 (《生草药性备要》) 【异名】山豆根、木沉香(《生草药性备要》),土沉香、驳骨消(《岭南采药录》),滚地龙、黄牛...
-
白背叶2
白背叶 (《贵州草药》) 【异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 【来源】为樟...
-
白克马叶
白克马叶 (《贵州民间药物》) 【来源】为安息香料植物垂珠花的叶。 【植物形态】垂珠花,又名:白花树。 落叶灌木或小乔...
版权声明:
1、本文系会员投稿或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看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2、本站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3、若侵犯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
上一篇:姜露
下一篇:暂无